ID: 23897117

30 综合质量评价(二) 第1-20课(教师版)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784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综合,质量,评价,1-20课,教师,初中
  • cover
综合质量评价(二) 第1-20课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如图所示的装饰品,并且在用图中骨针缝衣服,据此可以推测他最有可能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解析:根据图片中的骨针和项链装饰品可知,这一时期的原始人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尚未掌握这一技术,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考古证据显示,许多古人类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B ) A.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灰烬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盆 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3.“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历史上按照这个制度先后成为首领的是( D ) A.舜→禹→尧 B.禹→尧→舜 C.尧→禹→舜 D.尧→舜→禹 4.华夏历史源远流长,朝代更迭连续不断。为了方便记忆,历史老师编制了夏商时期的历史歌谣口诀,由此可知( D )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 A.诸侯反叛导致王室衰微 B.奴隶起义推翻了旧王朝 C.夏商周的国力日渐衰微 D.暴君暴政导致亡国 解析:夏桀的暴政是夏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商王纣暴虐也导致商朝灭亡。由此说明暴君暴政导致亡国。 5.“惊世惊天龟甲片,神奇神秘卜辞骨。”该诗句描述的文字是( A ) A.我国已发现最古老的汉字 B.西周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C.东周记录祭祀典礼的金文 D.秦朝全国规范使用的小篆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龟甲片”“卜辞骨”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6.阅读历史短剧剧本。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 B ) 场景一 时间:春秋时期某一个夏日 地点:田野 人物:郑庄公(郑国国君)、祭足(郑国臣子) 内容:祭足率领郑国军队,抢夺周天子的麦子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诸侯国设置郡、县 C.李冰修建都江堰 D.秦末农民大起义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在地方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到了春秋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势力发展壮大,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题干所述正是反映郑庄公作为诸侯之一,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诸侯国设置县、郡,这加强了诸侯国对地方的控制,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7.考古发现的战国中后期的铁器,出土范围遍及秦、齐、燕、楚等七国境内,器类包括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当时铁器( D ) A.象征贵族身份 B.制作工艺精良 C.实行官营专卖 D.得到广泛使用 8.许多成语典故来源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以上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D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争霸兼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中留下的成语,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的特点。 9.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各异的局面,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举措是( B ) 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 解析:秦朝建立后,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0.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实行盐铁官营和货币官铸等措施,使财政状况有了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