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7201

08 课时分层训练(七)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师版)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405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法兰克王国,九年级,统编,历史,初中,教师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七)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知识点一 基督教的兴起 1.“正当罗马帝国由盛转衰时,一个宗教在帝国境内逐渐兴起。这就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材料中的“宗教”诞生于( B )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中国 2.2世纪后,基督教的思想主张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这表明基督教( C ) A.是全体受压迫者的宗教 B.在西欧国家广泛传播 C.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 D.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4世纪末,被罗马确定为国教,说明基督教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 知识点二 法兰克王国 3.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克洛维于481年建立了最为强大的( C ) A.查理曼帝国 B.法兰西王国 C.法兰克王国 D.意大利 4.格雷戈里在克洛维去世半个世纪以后,开始撰写《法兰克人史》。在书中,他称克洛维是“从‘蛮族’首领到‘圣徒’国王”。这主要是因为克洛维( D ) A.建立强大的日耳曼帝国 B.确立封建制度 C.统治时期版图不断扩张 D.皈依了基督教 解析: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为稳固自己的统治,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因此被称为从“蛮族”首领到“圣徒”国王。 知识点三 封君与封臣 5.“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材料中的“链条”是指( C ) A.城市自治 B.西欧庄园 C.封赐土地 D.金钱赎买 6.对下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各阶层都受到国王的直接领导 B.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形式效忠国王 C.层层管理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 D.封君与封臣之间形成等级关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故D项正确。封君封臣制的从属关系为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A项错误;封建主效忠国王的主要方式是服兵役、提供金钱等,B项错误;封君封臣制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C项错误。 知识点四 查理曼帝国 7.“他胸怀壮志,用铁骑恢复了西罗马昔日的荣光,教皇亲自为他加冕,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材料中的“他”是( C )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查理大帝 D.伯里克利 8.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D ) 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时的情景 A.把基督教定为国教 B.确立封君封臣制度 C.促使帝国走向辉煌 D.使查理曼帝国分裂 9.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也可以离弃领主,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这体现了当时领主与附庸之间( C ) A.相对自由和平等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双向的权利和义务 D.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也可以离弃领主”可知,材料说明欧洲领主与附庸之间的契约对双方均有约束,其关系具有双向契约特征。 10.79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写信给教皇利奥三世:“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这反映了当时( D ) A.教会权力高居王权之上 B.基督教会内部发生了分裂 C.封君要为封臣提供保护 D.王权和教权互相扶持利用 解析:根据材料“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