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7774

铭记九一八:勿忘国耻,吾辈自强-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共38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19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7451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铭记,优质,视频,内嵌,PPT,38张
  • cover
(课件网) 勿 忘 国 耻 吾辈自强 ———高中九一八事变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目录 CONTENTS 1. 历史回响 2. 事件回顾 3. 历史伤痛 4. 民族抗争 5. 今日思考 6. 班会总结 7. 课后任务 第一部分 历史回响 历史回响 历史回响 80多年前的这个夜晚,中国东北的宁静被炮火打破,一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从此开始…… 历史回响 第二部分 事件回顾 事件回顾 事变背景(一):日本的侵略野心 日本的“大陆政策”蓄谋已久。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制定“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先后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5年通过日俄战争控制南满铁路,为进一步侵略中国东北埋下伏笔。 事变背景(二):国内与国际环境 ①国内:1927-1937年,中国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本侵略采取妥协态度,东北军主力入关,东北防务空虚。 ②国际:欧美国家深陷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无力干预亚洲事务,对日本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事件回顾 事变经过(一):柳条湖事件 时间: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 地点: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 经过:日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军”,以此为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假旗行动”,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导火索”。 事件回顾 事变经过(二):不抵抗与城陷 东北军的反应:接到日军进攻消息后,东北军将领张学良接到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命令,要求“避免冲突,力避扩大”,北大营守军被迫撤退。 日军进展:9月19日凌晨,日军占领北大营;9月19日上午,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1个月内,日军先后占领吉林、黑龙江两省。 至1932年2月,东北全境(约128万平方公里)沦陷,3000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 事件回顾 事变结果:伪“满洲国”的建立 时间:1932年3月1日 内容:日本在东北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实行殖民统治 本质:伪“满洲国”是日本控制东北的傀儡政权,日本通过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化,对东北进行全面殖民统治 溥仪 事件回顾 关键人物与争议(拓展) 张学良:东北军总司令,因“不抵抗政策”长期被争议,后于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抗日。 关东军:日本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军队,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执行者,二战后被解散。 张学良 第三部分 历史伤痛 历史伤痛 九一八事变带来的灾难 ———人口与生命损失 东北沦陷期间,中国军民被日军杀害人数超600万(含抗日武装、平民)。 日军实施“归屯并户”“杀光、烧光、抢光”政策,无数村庄被焚毁,百姓流离失所。 历史伤痛 九一八事变带来的灾难 ———经济掠夺 日本对东北的资源掠夺: ①矿产:疯狂开采煤炭、铁矿、金矿,14年抗战期间从东北掠夺煤炭约2.2亿吨、铁矿1.1亿吨。 ②农业:强占耕地,掠夺粮食(年均掠夺粮食1000万吨以上),导致东北百姓饥荒。 历史伤痛 九一八事变带来的灾难 ———文化奴化 日本的殖民教育: 禁止中国学生学习中国历史、语文,强制学习日语和“满洲国历史”;宣扬“日满亲善”“大东亚共荣”,试图磨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 历史伤痛 伤痛的见证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原北大营遗址) 历史伤痛 伤痛的见证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历史伤痛 伤痛的见证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历史伤痛 伤痛的见证 哈尔滨731部队遗址(日军细菌战基地,与九一八事变后殖民统治相关) 历史伤痛 伤痛的见证 哈尔滨731部队遗址(日军细菌战基地,与九一八事变后殖民统治相关) 第四部分 民族抗争 杨靖宇 民族抗争 东北抗日联军的崛起 时间:1936年,由东北抗日义勇军、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