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云南,这片被誉为“植物王国”的土地,孕育了数不尽的花卉珍品。以生物多样性著称的云南,桂花也有了独特的一面,四季飘香。下列实验与上述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2.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c/[J·(kg·℃)-1] 物质 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铝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约0.84×103 沙子 约0.92×103 铜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C.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D.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容易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3.(2024·湖北武汉中考)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无关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 B.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感觉更冷 C.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沙漠中小,适于居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4.对观察到的宏观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特点,是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关于分子动理论及其有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冷水中快,说明热水分子间的斥力较大 D.用力压缩气体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压缩得越小感觉越吃力,是因为分子间斥力越来越大 5.甲、乙两个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1∶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那么它们的比热容之比c甲∶c乙等于( ) A.1∶2 B.2∶1 C.2∶9 D.9∶2 6.古代人们常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况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不同的是( ) A.甲图:冬天搓手取暖 B.乙图:小朋友溜滑梯后感到臀部发热 C.丙图: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 D.丁图:压缩空气使其内能增大 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8.(多选)生活中很多人喜爱吃咸鸭蛋,下列关于咸鸭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 A.煮熟鸭蛋是通过热传递来增大鸭蛋的内能的 B.蛋壳能轻松被敲碎,说明蛋壳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的 D.刚出锅的咸鸭蛋逐渐变凉,说明分子运动逐渐停止 9.(多选)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中装上适量碎冰进行实验,因为碎冰比大块冰的比热容小,熔化得更快 B.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说明冰的熔点为-3 ℃ C.由图乙可知,在t1~t2的时间内碎冰继续吸热 D.0~t1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比t2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10.(多选)质量均为0.5 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c水>c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水 B.0~12 min乙温度降低了20 ℃ C.0~12 min甲放出了8.4×104 J的热量 D.乙物质的比热容为2.1×103 J/(kg·℃) 二、填空题 11.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因为香烟燃烧时不仅会释放多种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向空气中释放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出PM2.5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焊接金属的方法,一是用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二是爆破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