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9151

【学霸笔记】27 专项突破提升(四) 多彩地球——人文篇 (教师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2451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地理,人教,教师,人文,多彩
  • cover
专项突破提升(四) 多彩地球———人文篇 (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世界的人口和人种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2分)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时期人口总数最多 C.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2分)下列各国中,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④时期最类似的是( B ) A.巴西 B.德国 C.南非 D.印度 解析:目前,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 图1为不同纬度人口所占比例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2分)世界人口数量( D ) A.北半球少,南半球多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少 C.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D.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解析:北半球人口数量多于南半球。北极地区人口数量比南极地区多。北半球人口数量随纬度增高先增多后减少。 4.(2分)世界上( A ) A.北纬40°附近人口较稠密 B.人口密度与陆地面积成正比 C.内陆地区人口稠密 D.气温越高的地区人口越稠密 解析:人口密度与陆地面积不成正比,比如南极大陆无常住人口。一般来说,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疏。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候湿热导致人口稀疏。 下图为世界局部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2分)下列关于图示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亚洲中部人口密度大于亚洲东部 B.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C.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人口密度较大 D.欧洲东部人口较稠密 解析:亚洲中部人口密度小于亚洲东部;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人口密度较小;欧洲西部人口较稠密。 6.(2分)影响甲、乙两地人口密度差异的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解析:乙地位于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世界人种主要根据人的体质特征来划分。据此,完成7~8题。 7.(2分)与歌词中“黄色的脸黑色的眼”描述的人种相符的是( A ) A.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B.“大陆漂移说之父”魏格纳 C.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D.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8.(2分)世界人种划分的体质特征包括( B ) ①语言 ②脸型 ③毛发 ④肤色 ⑤宗教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9.(10分)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搜集了一些世界人口分布的资料,根据资料完成探究结论。   图1  图2   图3               图4 (1)从图1和图2中的纬度位置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北 半球 中低 (填“中低”或“中高”)纬度地区。 (2)从海陆位置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沿海 地区。 (3)从地形地势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200 米以下的 平原 (地形类型)地区。 (4)由此可知,世界人口分布主要受 纬度位置 、 海陆位置 、 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优越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  城镇和乡村 贵州省的镇宁、安顺等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一种可以层层揭开的厚薄均匀的平整大石板。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这些石料修建出一幢幢颇具特色的石板房。近年来,受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冲击,石板房数量逐渐减少。下图为石板房及其所在地的聚落景观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2分)石板房所在地( B ) ①为乡村 ②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③为城镇 ④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分)为保护颇具特色的石板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D ) A.拆除后集中重建 B.改用木材,变更房屋建筑结构 C.禁止外地人进入 D.加强修缮,提高居民保护意识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城镇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