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9160

【学霸笔记】32 综合质量评价(三) (教师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21872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地理,人教,教师,学霸,评价
  • cover
综合质量评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下图示意“天问一号”航行轨道。据此,完成1~2题。 1.与地球相比,火星( C ) A.距离太阳更近 B.生物种类更多 C.地表气温更低 D.液态水更丰富 2.“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走出了( A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无锡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观测夏至日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同学们在前一天为观测任务查看天气预报,并做物品准备。右图阴影示意该日旗杆影子经过的区域。据此,完成第3题。 3.当旗杆影子为OM时( B ) A.太阳东升 B.日落西山 C.影子最短 D.影朝西南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四个营地(如下图),其中一个营地因位于山谷,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题意结合地图判断,最有可能形成“魔鬼营地”的是( A ) A.前进营地 B.一号营地 C.二号营地 D.三号营地 5.关于此次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坡度最陡 B.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 C.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 400米 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东北方向 江西篁岭古村,地无三里平,人们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用竹篾盘架晒或挂晒农作物,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晒秋,如今已演变成江西省乡村旅游提升的名片。下图是篁岭古村周边地形图(图1)、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图2)。据此,完成6~8题。 图1 图2 6.图1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B ) A.高原、山地 B.山地、丘陵 C.盆地、平原 D.平原、谷地 7.游客服务中心与篁岭主景区的相对高度为( B ) A.150~200米 B.200~250米 C.250~300米 D.300~350米 8.篁岭古村的人们,利用窗台、屋檐及屋顶挂晒农作物的原因是( A ) A.地形崎岖 B.光照充足 C.物产丰富 D.吸引游客 解析:由材料信息“地无三里平”可知,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当地居民晾晒农作物要利用窗台、屋檐及屋顶,因此地形崎岖是形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读图2可知,该地降水丰富,光照不充足;物产丰富、吸引游客不是利用窗台、屋檐及屋顶挂晒农作物的原因。 500多年前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的形状为球体,下图为此次航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麦哲伦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后到达的第一个大洲是( C )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亚洲 10.能够充分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是( B ) A.陆地面积 B.赤道周长 C.山峰高度 D.海沟深度 11.研究发现,大西洋的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原因可能是( A ) A.板块张裂运动 B.板块挤压运动 C.入海河水增多 D.沧海桑田变化 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誉。读世界红树林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14题。 12.下列地区有红树林分布的是( B ) A.亚洲北部沿海 B.大洋洲北部沿海 C.欧洲西部沿海 D.北美洲北部沿海 解析:读图可知,大洋洲北部沿海有红树林分布,亚洲北部沿海、欧洲西部沿海和北美洲北部沿海没有红树林分布。 13.大部分红树林分布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A ) A.20 ℃以上 B.10~20 ℃ C.0~10 ℃ D.0~20 ℃ 解析:读图可知,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20 ℃以上的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