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9823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902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学期,答案,试卷,化学,期中
  • cover
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使用漂白液漂白衣物时滴加几滴白醋能增强其漂白效果 B.人体中缓冲体系起到稳定血液pH的作用 C.常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制成泡沫灭火器 D.硫酸工业中,通过反应生成,采用10MPa-30MPa的条件,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2.已知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放热反应。科研人员采用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并没有参加化学反应,但能大幅度提高反应速率 B.过程I的发生需要放出热量 C.过程Ⅲ中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 D.该过程涉及到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3.研究一个化学反应时,往往需要关注反应进行的方向、限度、快慢的问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进行的可能 ②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③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根据勒夏特列原理,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⑤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限度越大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⑥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化学平衡常数不会发生改变 ⑦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⑧用制备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 A.②④⑧ B.①⑦⑧ C.②⑤⑥ D.①③⑤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 B.溶液:、、、 C.弱碱性溶液中:、、、 D.的溶液:、、、 5.已知: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mol某物质的反应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用(KJ/mol)表示,最稳定的单质的摩尔生成焓为0;生成焓越小,物质越稳定;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总生成焓减去反应物的总生成焓。相同状况下有关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根据上表所给数据,不可求得的燃烧热 B.在相同状况下,比稳定 C.在相同状况下,与充分反应,放出91.8kJ的热量 D.的摩尔生成焓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时,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10-a 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为a或14-a B.测得0.1 mol/L的一元碱BOH溶液的pH=12,则BOH一定是弱电解质 C.25°C时,pH=2的硫酸和pH=2的醋酸以体积比1:10混合后,溶液pH仍为2 D.常温时,用pH=3和pH=2的醋酸溶液中和等量的NaOH溶液,所消耗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Va>10Vb 7.常温下,有关下列4种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pH 11 11 3 3 A.在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两种溶液的pH均减小 B.②③两溶液混合后显碱性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为: C.分别取1ml稀释至10ml,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四种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均为 8.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一定,加入B,发生反应:A(s)+2B(g)=4C(g)+D(g) △H<0,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温度升高后,则图中θ>45° B.若再加入B,则正、逆反应速率均逐渐增大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D.上述反应只能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9.在催化剂作用下,向容积为1L的容器中加入1molX和3molY,发生反应:,平衡时和反应10min时X的转化率α(X)随温度的变化分别如曲线Ⅰ、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以使b点移动到d点 B.bc段变化可能是由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D.保持温度和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