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1183

第17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22457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7课,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拉贝日记》 1937年夏季在北平郊区卢沟桥发生所谓的“中日摩擦”时,在南京的我们曾认为,这起发生在北方的小小的事件会在当地加以调停解决的。后来天津也遭厄运,去北方的铁路因此而中断,造成了不便。 ———《拉贝日记》 所谓的“中日摩擦”指什么事件 最后解决了吗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以及南京大屠杀等基本史实。 2.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以及中共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以七七事变、淞沪会战为例,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抗日的爱国精神。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学习目标 七七事变 壹 1、背景: 1933年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1935年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不抵抗,要剿共! 1936年日本在不断的增兵中国,部署发动全面侵华的计划;形势十分危急,战争一触即发。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件 卢沟桥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七七事变 2.请结合教材,梳理七七事变概况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经过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本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 →遭拒,炮轰我军防地 →中国守军反抗 平绥铁路 平汉铁路 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日军重兵占据 日控伪蒙军 日本控制区 卢沟桥 一、七七事变 平汉铁路 平汉铁路 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日军重兵 占据 日控伪蒙军 日本控制区 3.为什么日本要在卢沟桥挑起事端?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 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一、七七事变 4.中国守军英勇抵抗 北平保卫战:日军调集大批军队,全面入侵中国。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系于国家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赵登禹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1892—1937)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1898—1937)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七七事变 思维延伸: 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项目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 1937年7月7日 性质 日本帝国主义局部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结果 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相似点 两次事变都是日本蓄谋已久,都是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都是日本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对华战争 一、七七事变 第二次 国共合作 贰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 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 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1、背景: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军 长 : 八路军 新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 南方八省红军 游击队 朱 德 彭德怀 叶 挺 共产党方面 ———改编军队(党外合作) 国民党方面 ———1937年9月发表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2.合作经过: 2.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