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1828

25.2 第1课时 用列表法求概率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9124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5.2,1课时,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时 用列表法求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情 境 导 入 第1课时 用列表法求概率 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老师向空中抛掷两枚同样的一元硬币,如果落地后一正一反,老师赢;如果落地后两面一样,你们赢. 请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 新 课 探 究 例1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 (3)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 解:列举抛掷两枚硬币所能产生的全部结果,它们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4种,并且这4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第1课时 用列表法求概率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所有可能的结果中,满足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记为事件A)的结果只有一种,即“正正”,所以 P(A)= 例1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 (3)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1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 (3)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 (2)满足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记为事件B)的结果也只有1种,即“反反”,所以 P(B)=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记为事件C)的结果共有2种,即“反正”“正反”,所以 P(C) = 例1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 (3)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上述这种列举法我们称为直接列举法,即把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列出. 注意: (1)直接列举法比较适合用于最多涉及两个试验因素或分两步进行的试验,且事件总结果的种数比较少的等可能性事件. (2)直接列举试验结果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性,保证结果不重不漏. (3)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前提有两个: ①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个.②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4)所求概率是一个准确数,一般用分数表示.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与“先后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吗? 开始 第一掷 第二掷 (正、正) (正、反) (反、正) (反、反) 一样. 思考 随机事件“同时”与“先后”的关系:“两个相同的随机事件同时发生”与“一个随机事件先后两次发生”的结果是一样的. 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2 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同; (2)两枚骰子点数的和是9; (3)至少有一枚骰子的点数为2. 分析: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掷两枚骰子),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解:两枚骰子分别记为第一枚和第二枚,可以用下表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同时掷两枚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6种(表中的红色部分),即(1,1),(2,2),(3,3),(4,4),(5,5),(6,6),所以P(A)=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两枚骰子的点数和是9(记为事件B)的结果有4种(表中的阴影部分),即(3,6),(4,5),(5,4),(6,3),所以P(B)=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至少有一枚骰子的点数为2(记为事件C)的结果有11种(表中的蓝色部分),所以P(C)=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如果把例2中的“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