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通过上节的探究可以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不是普遍规律呢 R一定时, I与U成正比。 U一定时, I与R成反比。 人们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导体而言,上面的规律是成立的,并归纳得出了下面的定律。 知识点一: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内容: 公式: I = U R 物理量 符号 单位 电压 电阻 电流 U R I 伏特(V) 欧姆(Ω) 安培(A) 1A = 1V/Ω 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得出了上面所述的规律。为了纪念欧姆,人们把上面的规律称为欧姆定律。 欧姆(1787-1854) I = kU 温差电池 电流扭秤 I = k R I = U R (1)适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 说明: (2)同一性:I、U、R是对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 (3)同时性: I、U、R是针对R的同一时刻而言的。 (4)条件性:定律中提到的“成正比”和“成反比”的两个关系分别有不同的成立条件(即R一定时和U一定时)。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这样,只要知道I、U、R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第三个量。 变形公式: I = U R U = IR R = U I 已知电压U和电阻R,求电流I。 已知电流I和电阻R,求电压U。 已知电压U和电流I,求电阻R。 例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阻为R的电阻器两端电压为6 V,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0.3 A。 (1)计算电阻器的电阻R。 (2)调节电源电压,当电阻器两端电压变为原 来的2倍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倍 解析:(1)电阻器两端电压U=6 V,通过的电流I=0.3 A。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电阻器的电阻 R = U I = 6 V 0.3 A = 20 Ω (2)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不变、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原来的2倍。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若题干中无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U I R 解析: 电熨斗两端电压U=220V,它的电阻是R=80Ω。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通过它的电流 I = U R = 220V 80Ω =2.75A 练习1.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80Ω,接在220V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S 电源 电熨斗 U=220 V R=80Ω I = 解析: 定值电阻的电阻是R=10 Ω,流过它的电流I =200 mA= 0.2 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出它两端的电压是 U = IR = 2 V 练习2.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 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00 mA,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S U= R=10 Ω I =200 mA = 0.2 A×10 Ω 例2.小刚想了解一下铅笔芯电阻的大小,他在一支铅笔芯两端加了3V电压,测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0.15A;若加在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时,通过它的电流又是多少安培 解析:(1)当电压U=3V、电流I=0.15A时,根据欧姆定律 ,铅笔芯的电阻为: R = U I = 3V 0.15A = 20Ω (2)当电压U =6V时,铅笔芯的电阻不变R=20Ω,根据欧姆定律 ,通过它的电流为 I = U R = 6V 20Ω = 0.3A 酒精测试仪 欧姆 定律 读题、审题———画出电路图———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选用公式进行计算 内容 导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