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律 素养目标 学习要点 1.认识元素的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能从电子排布的角度对主族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进行解释,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把相对抽象的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具体化为电离能与电负性等可量化的元素性质,掌握相关规律。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个概念:第一电离能、逐级电离能、电负性。 三个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 两种应用:电离能的应用、电负性的应用。 知识点一 原子半径 知识点二 电离能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目 录 索 引 知识点三 电负性 知 识 点 一 基础落实 必备知识全过关 知识点一 原子半径 1.影响因素 2.递变规律 越大 增大 越大 减小 电子的能层数 增大 减小 正误判断 (1)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 提示 如锂的原子半径为0.152 nm,而氯的原子半径为0.099 nm。 (2)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 (3)短周期主族元素中Na原子半径最大。( ) (4)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简单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 提示 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中,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如离子半径S2->Na+。 × √ √ × 重难突破 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角度 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例 (2024·河北遵化一中高二期末)下列各组微粒中微粒半径由大到小的是 ( ) A.N、P、Si、Al B.O2-、F-、Na+、Mg2+ C.Al3+、Mg2+、K+、Li+ D.F、Cl、Br、I B 解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铝、硅、磷、氮,故A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离子、氟离子、钠离子、镁离子,故B正确;结合选项A、B,钾离子的半径大于镁离子、铝离子的离子半径小于镁离子,故C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碘、溴、氯、氟,故D错误。 [对点训练] 下列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①Na+ ②X2-:1s22s22p63s23p6 ③Y2-:2s22p6 ④Z-:3s23p6 A.③>④>②>①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D 解析 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②、③、④三种离子分别是S2-、O2-、Cl-,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有②>④,③>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大小顺序为②>④>③>①。 知 识 点 二 基础落实 必备知识全过关 知识点二 电离能 1.第一电离能 通常用I1表示 (1)定义: 基态原子失去 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 叫做第一电离能。 M(g)══M+(g)+e- I1(第一电离能) (2)意义:判断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第一电离能数值越 ,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气态电中性 一个 最低能量 小 2.前四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 3.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 的趋势,其中 与 、 与 之间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 并非单调上升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 4.第ⅢA族和第Ⅵ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异常”的原因 (1)第ⅢA族元素如B和Al的第一电离能较第ⅡA族Be、Mg小的原因: _____ _____。 (2)第ⅥA族元素如O、S的第一电离能较第ⅤA族N、P小的原因: 。 增大 第ⅡA族 第ⅢA族 第ⅤA族 第ⅥA族 变小 失去的能量最高的电子处于np能级,该能级的能量比同周期第ⅡA族元素的ns能级的能量高 第ⅤA族N、P np能级的电子排布半充满,比较稳定,故第一电离能较高 5.逐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