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民主革命:(democratic revolution)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因而无产阶级最终完成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民族民主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既要进行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主革命,又要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侵略以维护民族独立的民族革命。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习目标 1.知道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进行的早期革命运动等相关史实,运用史料解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能够整理革命志士在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起义概况,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3.通过史料分析,感受孙中山等早期革命党人进行革命的复杂社会背景,感悟革命党人舍生忘死、救国救民的精神品质。(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 人物扫描 人物档案 姓名: 号: 化名: 少年偶像: 赞誉: 孙文 逸仙 中山樵 洪秀全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请阅读教材,完成以下人物档案。 第二次转变:改良→革命 材料二“……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一 “我大学毕业之后,(1894年前后)即决计抛弃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 ———孙中山《在香港大学的演说》 第一次转变:医人→医国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2. 思想转变 时间 地点 发起人 宗旨 口号 地位 1894年11月 美国檀香山 孙中山 “振兴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成员合照 革命方式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3. 兴中会的成立 广州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陆皓东 (1868—1895)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 第一人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4. 广州起义 1896年断发易服后的孙中山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5. 流亡海外宣传革命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想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惋惜,恨其事不成矣……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 ———《孙中山自述》 ①群众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 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警示钟》《猛回头》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 我汉人本有做世界主人的势力,活活被满洲残害,弄到这步田地,亡国灭种。 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共同点: ②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1. 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③组织基础:革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