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习导入 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洋务运动(学技术) 戊戌变法(制度改良) 破产 失败 ? 探索救亡图存道路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 2.通过研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客观评价辛亥革命。(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认识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以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家国情怀) 19世纪末 1911年 10月10日 1912年 狭义上讲,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上讲,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的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 概念解析 1. 背景 一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能量,而辛亥革命的能量正是从1894-1911年聚集的,武昌起义是其能量的释放。 ———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革命能量是怎样从各个方面聚集的? 一、武昌起义 (1)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民族危机加剧;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时间 名称 领导人 1894 兴中会 孙中山 1904 华兴会 黄兴、 1905 同盟会 孙中山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 背景 一、武昌起义 材料四:据统计,1895—1910年间设立的资本在10000元以上的厂矿共有326家,资本总额近1亿元。企业数量和资本总额都超过1872—1900年间的一倍。在1905—1908年间,一度还出现了设厂办矿的热潮,4年当中新设厂矿工238家,资本总额6129万元。 ———《中国近代史》,王文泉、刘天路主编,高等教育-出卷网- 材料五:“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的。” ———孙中山 (1)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民族危机加剧;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5)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 1. 背景 一、武昌起义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完成任务。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 主力: 筹划: 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时间: 地点: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 结果: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首领黎元洪为都督。 2. 概况 一、武昌起义 影响: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黎元洪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不久后,湖北的政权、军权逐步完全落到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手上。 黎元洪作为清王朝旧官僚,摇身一变却成为了革命党人的高阶领袖,这反映了革命党的什么问题?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 一、武昌起义 3. 革命的发展: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武昌起义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8小时 2天 41天 80天 123天 占领湖广总督衙门 占领武汉三镇 十余省区独立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一、武昌起义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请同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