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027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Word+ PPT)+同步练习 (4份打包)

日期:2024-04-3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52960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导学案,4份,练习,同步,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能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能够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2.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会用微粒的性质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 微粒 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体积和质量上都很  小 ,肉眼根本看不到;这些微粒总是在不断地 运动 ,而且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度 越快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 间隔 ,而且对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微粒之间间隔的大小不同,一般说来,对于同种物质,气态时微粒和微粒之间的间隔 最大 ,固态时微粒与微粒之间的间隔 最小 。 3.构成物质的微粒常见的有 分子 、  原子 等。分子是由 原子 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 4.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 没有改变 ,而 分子 发生了改变;在物理变化中,不但 原子 没有变,而且 分子 也没发生变化,而是微粒与微粒之间的 间隔 发生了改变。 实验探究一: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提出问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是静止的吗 【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氨气溶于水后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实验用品(仪器和药品):浓氨水、酚酞溶液、大小烧杯、胶头滴管、试管、玻璃棒等。 3.实验步骤:按照课本P49“探究分子运动现象”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好实验现象,完成实验表格。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实验现象: (1)实验1说明了 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2)实验2说明了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3)实验3说明了 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 。 2.得出结论: 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 【探索交流】 (1)为什么要选择氨水做实验呢 氨水易挥发,能很快看到现象。 (2)为什么是氨水的微粒进入了酚酞中,而不是酚酞的微粒进入氨水中呢 这说明了什么 氨水易挥发,氨分子运动速度快;这说明不同的微粒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3)浓氨水中溶解有氨气,还有水,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否可能是水分子而不是氨分子呢 不会是水分子,因为实验1已经可以证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新问题】微粒的运动速率除了和微粒本身性质有关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搜集资料】分别将两滴品红溶液同时滴入两杯体积相同而温度不同的水中,发现品红在温度高的水中扩散得快而在温度低的水中扩散得慢。 【得出结论】 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探究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收集资料】①一杯小米倒入一杯黄豆中,体积小于两杯。 ②100 mL的酒精和100 mL的水混合后小于200 mL。 ③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然后堵住末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发现吸有空气的容易压缩而吸有水的不易压缩。 【得出结论】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是有 间隔 的; ②气态时微粒之间间隔 大 ,而固态、液态时微粒之间间隔 小 。 合作探究三: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阅读课本P50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并仔细观察分析图3-5和图3-6。 【归纳总结】 ①分子是由 原子 构成的。 ②图3-6表示的变化是 化学变化 ,在这个变化中,变化后形成了新的 分子 ,因此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可分, 原子 不可分。 ③上述变化中,反应前后的分子性质不同,因此 分子 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④上述变化中,变化前后原子始终没有再分成更小微粒,因此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⑤ 分子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水银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 原子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讨论】小组内讨论交流课本P51“讨论”,并进行展示。 见《导学测评》P14人教版初中化学《3.1分子和原子》练习及答案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