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2822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277658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八年级,历史上,9课,辛亥革命,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022年课程标准: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三块浮雕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中华民国是如何建立的?同学们文明今天来学习第9课 辛亥革命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1911年9月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武昌守备空虚。 (2)、在同盟会反清革命的影响下,文学社和共进会,积极谋划起义 (3)、起义力量是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2、过程 1911.10.9日共进会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药,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形势危急。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全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首义之城) 3、影响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 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在右图找出武昌的位置,观察独立的省份,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结论: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孙中山说:“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引发“各省之响应”的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C 二、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背景: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孙中山回到上海,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1、1号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 地点 总统 副总统 国旗 机构 纪元 性质 意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表格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黎元洪 五色旗 临时参议院 公历,中华民国纪元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五色旗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公元xx年=1911+民国N年 民国N年=公元xx年-1911 比如: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在民国8年 民国26年卢沟桥事变就是1937年 首要使命是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根本目标是为民众谋求幸福,且一旦完成使命就主动卸任,体现 “为众服务” 而非专权的理念 核心责任是巩固新生共和政权,让国家稳定并获国际认可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家性质) 否定了君权神授,主权在君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否定了等级制度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权利(人民权利) 国民取代了臣民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法院行使司法权,司法独立(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为约束袁世凯权力),否定了君主专制 结论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不足之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难以起到约束作用 二、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 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1)背景:武昌起义以后,被重新启用的袁世凯南下镇压革命。他先后攻陷汉口、汉阳。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过程 袁世凯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