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2871

【2025秋七上历史阶段测试】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综合能力测评卷(原卷版+解答版+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27543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文明,+ppt,解答,原卷版,评卷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七上历史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评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我们之所以称其为“人”,主要依据是(B) A.史书上的记载说明 B.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质工具 C.考古发现他们可以吃烧熟的食物 D.其长相和现代人相似 2.比较北京人和猿的肢骨,会发现猿的大腿骨与上臂骨的长度相同,而北京人的大腿骨明显长于上臂骨,由此推测(B) A.北京人依然保留猿的特征 B.直立行走促进了人类进化 C.火的使用影响智力的发育 D.猿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 3.某校学生参加了2025年“科学小记者”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活动,他们在遗址公园的北京人生活场景想象图中会看到北京人(A) A.围在火堆旁取暖 B.用陶瓶从井里取水 C.用骨针缝制衣服 D.饲养猪狗牛等家畜 4.与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动物化石相比,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遗址中不仅发现了陆生动物的化石,还发现了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这说明山顶洞人(B) A.已经学会群体狩猎 B.认识利用自然能力提高 C.生产工具制作精细 D.活动范围深受地理限制 5.《淮南子》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D) A.生产食物多样 B.开始精耕细作 C.受到气候限制 D.生产因地制宜 6.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材料说明(D) A.农业和畜牧业分离使人类走向定居生活 B.定居生活限制了人类的活动距离 C.人类在采集和狩猎中学会储存食物 D.农业兴起是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 7.下列遗址或文物可作为研究原始农业的直接证据的是(C)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D.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 8.长江中下游雨水较多、气候湿润,河姆渡人建造了可以防水防潮的干栏式建筑;黄河流域冬冷夏热,半坡人建造了冬暖夏凉的半地穴式房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原始居民(C) A.开始饲养家畜 B.生产工具不断革新 C.具有生活智慧 D.建筑技术领先世界 9.河南省伊川县白元乡土门遗址出土的圈足彩陶碗,器表施有黑陶衣,其上用彩色颜料绘制叶子、弧线、点、几何形图案等。据此可知,该遗址(C)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反映了大汶口文化的特征 C.有仰韶文化特征 D.反映了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10.以下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写的历史话剧的故事梗概,据此判断这部历史话剧的名称可能是(B) 剧本名称: _____ 第一幕:早晨,人们来到田地里给新种下的粟浇水 第二幕:中午,人们用彩陶盛满饲料喂养猪、狗等家畜 第三幕:下午闲暇时刻,人们吹奏陶埙,用骨针制衣 A.山顶洞人的生活 B.半坡人的一天 C.生产工具的演变 D.原始农业的发展 11.“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阶级已经萌芽,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向早期文明时代过渡。”材料中这个“过渡”开始于(D) A.山顶洞人时期 B.仰韶文化早期 C.龙山文化时期 D.大汶口文化晚期 12.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是迄今中国唯一发现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市”。推动我国古代早期城市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 A.原始社会经济的发展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原始商业的出现 D.私有制的产生 13.下面都是出土于良渚古城遗址的玉器,它们反映了当时(B) 玉琮(象征神的徽章) 玉钺(象征军事指挥权) 玉璧(祭天用的礼器) A.手工业的进步 B.治国理念萌芽 C.审美意识进步 D.娱乐活动丰富 14.浙江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遗址发现了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