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02872
【2025秋七上历史阶段测试】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综合能力测评卷(原卷版+解答版+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3323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单元
,
会的
,
过渡
,
综合
,
能力
,
评卷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七上历史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评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一记载表明(D) A.禹禅让于启使华夏族分崩离析 B.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C.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D.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 2.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还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商朝有各种职官、常备武装、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并将夏朝的奉“天”罚罪法制观发展到奉“神”观。从材料中可以得知夏商处于(A) A.奴隶制国家的形成阶段 B.社会变革大发展时期 C.文明产生的传说时代 D.统一国家的建立阶段 3.利用年代尺来学习历史是构建时空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仔细观察下面年代尺,其中②③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B) A.禹建立夏、平王迁都 B.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C.盘庚迁殷、西周灭亡 D.商汤灭夏、东周建立 4.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B) A.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5.鲁国大夫季氏在其家庙的厅堂里用八佾(天子专用的乐舞规格)奏乐舞蹈,孔子对此感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面对以下哪一场景最有可能发出同样的感慨(A) A.郑国国君使用九鼎八簋 B.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霸 C.晋国大臣魏绛提出“和戎”主张 D.诸子百家展开学术辩论 6.晋国在初封时只有方圆百里之地,但在春秋时期通过三次大规模的讨伐吞并战争,一跃成为土地最多的诸侯。据此推测,春秋时期晋国封地的扩张(B)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冲击了原有的统治秩序 C.导致了地主阶级变法运动 D.促进了分封制度的完善 7.如图是某位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①处应填(D) A.原始农业的出现 B.磨制石器的使用 C.制陶业的发展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8.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刑)”。对马、牛的重视源于当时(B) A.对牛马的崇拜兴起 B.兼并战争的需要 C.统治者有仁爱之心 D.交通运输的需要 9.战国七雄中,三个国家的军队最有名:齐国的“技击”、魏国的“武卒”、秦国的“锐士”。荀子认为,秦国的“锐士”最厉害。秦国“锐士”战斗力强主要得益于(C) A.统一度量衡 B.确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秦国完成统一 10.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最早记载了“鞭打春牛”这一民间习俗。立春时节,人们通过鞭打泥捏纸粘的“耕牛”催农耕作,祈愿五谷丰登。这表明(D) A.铁农具的使用推动生产发展 B.战国时期牛耕开始出现 C.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D.生产方式影响社会习俗 11.《史记》记载“子贡好废举(买贱卖贵)”,《韩非子》记载“买椟还珠”的故事。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B) A.百家争鸣促进文化繁荣 B.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C.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冶铁业发展迅速 12.都江堰渠首工程的位置、结构、尺寸及方向的安排,与岷江出山口的河床走势、地理环境、上游的水流、来沙条件相互作用,组成了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材料反映了都江堰(A) A.因地制宜,选址合理 B.积极发挥灌溉作用 C.促进周边农业发展 D.沟通水系,防止水害 13.学者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以下学派分别最能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是(B) A.墨家、道家 B.儒家、法家 C.道家、法家 D.儒家、兵家 14.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5-09-14)
第七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5-09-14)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件(2025-09-14)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2025-09-14)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教案、习题课件)(2025-09-1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