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甲午殇———海底沉睡的北洋舰队 情境导入 这些沉睡海底的钢铁,是1894 年甲午烽火的直接见证者,是先辈们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的铁证。它们是致远舰,是经远舰,是甲午沉入海底的忠魂。 今天,我们打捞这些冰冷的遗物,只为记住:有些屈辱,必须铭记;有些牺牲,永不能忘。 现在,让我们走进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新教材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3.通过从封建统治腐朽等多角度认识战败根源,借邓世昌等殉国事迹,激发爱国情感与民族复兴责任。(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2022年版课程标准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1.通过视频,结合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时间线与形势图,梳理丰岛海战至威海卫战役的时序与地理分布。(时空观念)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课标要求 重点 难点 2.通过史料和课文内容等,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和影响,进而解释其如何引发列强瓜分狂潮。(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重点 壹 甲午中日战争 ———从海战到国耻条约 贰 列强瓜分狂潮 ———从划界到危机加深 贰 民族资本主义 ———从夹缝到实业初兴 甲午中日战争 从海战到国耻条约 壹 1.背景 强大后的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其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 材料: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 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 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 ———邢德彦《民国风云史》 日本明治天皇 日本大陆 政策示意图 朝鲜 亚洲乃 至全世界 中国 背景①: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一、甲午中日战争:从海战到国耻条约 一、甲午中日战争:从海战到国耻条约 1.背景 根据下面的内容回答,日本借什么事件挑起战争 朝鲜是清朝的藩属国。1884年12月,日本驻朝鲜公使联合朝鲜亲日派发动政变,被驻朝清军迅速平定。事后中日双方在天津举行谈判,清政府妥协退让,承认日本与中国一样有权向朝鲜派兵,为后来日本侵略朝鲜提供了借口。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背景②:导火线———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 观看视频,结合形势图,梳理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一、甲午中日战争:从海战到国耻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一、甲午中日战争:从海战到国耻条约 2.过程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在形势图上找到爆发的地点。 ①1894年7月:丰岛海战,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②1894年9月: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左宝贵,山东人,回族。平壤战役中,带病登城指挥。部将劝他摘 下红缨帽,脱掉黄马褂,以 免引起敌人注意,他却说: 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 让士卒们知道我还在,这样 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 一、甲午中日战争:从海战到国耻条约 2.过程 请你播报黄海海战战况。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③黄海海战 邓世昌与致远舰、林永升与经远舰官兵壮烈牺牲。 黄海海战 邓世昌,广东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民族英雄。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指挥 "致远"舰全速撞向敌 舰。不幸鱼雷发射管 被敌击中,发生爆炸 导致"致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