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三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叮!您有一条来自五千年前的留言!请查收! 良渚先民们在黑陶罐上刻下了12个神秘符号,这说明什么呢? 叮!您有一条来自五千年前的留言!请查收! 一个姓朱的部落带人外出打猎来到了一个叫做“石”的地方,经过团队配合、激烈围捕,成功用网抓到了老虎。 黑陶罐让我们看到了新石器时代一场惊心动魄的狩猎局面! 考古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历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一、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代表遗址 牛河梁 良渚 陶寺 距今时间 地理位置 农业生产 手工器物 建筑遗址 合作探究一:表格分类 阅读教材第15到17页,完成下列表格。 一、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代表遗址 牛河梁 良渚 陶寺 距今时间 距今约5800-5000年 距今约5300-4300年 距今约4300-4000年 地理位置 西辽河流域 长江下游 黄河中游 农业生产 炭化稻谷 炭化稻谷 炭化稻谷 手工器物 玉猪龙 玉琮、玉钺 彩绘龙纹陶盘、朱书符号陶壶、铜齿轮形器、玉兽面、石磐 建筑遗址 祭坛、积石冢、女神庙 宫殿区、内城、外城、大型水利工程、高台、贵族墓地、普通墓地 宫城、大型墓地、小型墓、疑似观星台遗迹、高等级建筑基址 根据表格,仔细思考,你可以发现哪些历史信息? 原始农业发展 原始手工业发展 祭祀礼仪 一、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等级 随葬品数量 随葬品内容 墓主经济状况 1 百件以上,多则数百件 以玉器为主,随葬玉钺、玉琮,无生产工具 2 几十件至百件 玉器远多于其他器物,随葬玉钺、玉琮 3 几十件左右 玉器多于陶,石器、玉钺、玉琮仅随葬其一 4 十几件至几十件 玉器与陶、石器数量相近,随葬石钺 5 几件至十几件 少或无玉器,多陶、石器,随葬石钺或石镞 6 一件或几件 只有陶、石器 7 基本为零 1.以上慕莽的随葬品数量和内容在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2.由此猜测一下墓主人的经济状况。 3.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改编自许鹏飞《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与形态》 合作探究二:良渚墓葬 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显著 掌握非常多财富 掌握较多财富 拥有相当财富 有一定财富 有一点私产 较为贫困 非常贫困 一、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合作探究三:良渚玉钺 实用功能 权力象征 一、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合作探究三:良渚玉钺 1.比较一下玉钺组合图和“王”字的演变过程,你有什么新发现 2.由此猜测一下良渚遗址的墓葬主人的身份地位。 3.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一、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等级 随葬品数量 随葬品内容 墓葬主人身份 1 百件以上,多则数百件 以玉器为主,随葬玉钺、玉琮,无生产工具 2 几十件至百件 玉器远多于其他器物,随葬玉钺、玉琮 3 几十件左右 玉器多于陶,石器、玉钺、玉琮仅随葬其一 4 十几件至几十件 玉器与陶、石器数量相近,随葬石钺 5 几件至十几件 少或无玉器,多陶、石器,随葬石钺或石镞 6 一件或几件 只有陶、石器 7 基本为零 ———改编自许鹏飞《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与形态》 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显著 神王(最高统治者) 公侯 宗教显贵或军事权贵 首领 上层平民 普通平民 社会地位最低下人群 阶级分化,王权产生 一、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代表遗址 牛河梁 良渚 陶寺 距今时间 距今约5800-5000年 距今约5300-4300年 距今约4300-4000年 地理位置 西辽河流域 长江下游 黄河中游 农业生产 炭化稻谷 炭化稻谷 炭化稻谷 手工器物 玉猪龙 玉琮、玉钺 彩绘龙纹陶盘、朱书符号陶壶、铜齿轮形器、玉兽面、石磐 建筑遗址 祭坛、积石冢、女神庙 宫殿区、内城、外城、大型水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