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1937年5月,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毛泽东在苏区党代表会议上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指出这是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问题。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怎样实现对抗日战争的政治领导?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毛泽东在苏区党代表会议上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 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 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形成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 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 录 01 坚如磐石———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02 灯塔指引———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03 因胜而归———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壹 坚如磐石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 抗战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①七八通电: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共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 材料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②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共召开洛川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八路军、新四军臂章 ③红军改编:1937年11月后,中共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抗击日寇的战略格局 洛川会议旧址 对国民党确定抗战路线起了推动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表《论持久战》?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 ———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龚德柏,国民党中宣部机关刊物《中央周刊》创刊号撰文 驳斥国民党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2、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汪精卫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38.5)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对全国抗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论持久战》 1938年新华日报馆出版 阅读课本归纳《论持久战》发表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持阶段后,日本逐渐转移其主力,对中共开辟的广大敌后根据地加紧进攻。同时,集中尽可能多的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