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导入新课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洋务派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变法图强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有科学的革命理论作为指导,并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封建统治。而在20世纪的中国,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正是孙中山先生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号逸仙,字载之。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阅读教材,了解孙中山的故事。 互动新授 互动新授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思考:孙中山为何做出了从“医人”到“医国”的人生选择呢 孙中山学医时接触到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救有限”,中国人的苦难均源于“不良之政治”。因此,他决心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 是什么事件使孙中山意识到救中国只能通过武装斗争推翻清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冷遇。这一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互动新授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阅读教材,说说孙中山早期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檀香山 1894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振兴中华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 时间: 地点: 纲领: 宗旨: 意义: (1)成立兴中会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2)领导广州起义 陆皓东 互动新授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 互动新授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互动新授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1)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2)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相继问世: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思想基础) (3)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组织基础) (4)孙中山,逐渐成为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 华兴会、光复会 互动新授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互动新授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基本史实。 (1)目的: (2)时间: (3)地点: (4)纲领: (5)大会决议: (6)性质: (7)意义: 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同盟会会徽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称为“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纲领 互动新授 (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