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 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但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北洋军阀肆意践踏民主、破坏共和,推行卖国独裁、复辟帝制的反动政策。为了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展开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互动新授 (一)帝制复辟 阅读教材,分析:袁世凯在镇压革命党人后,又实施了哪些独裁措施 (1)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2)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4)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5)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思考:袁世凯的临时大总统身份又发生了几次怎样的变化 第一次是强迫国会选举,使他由临时总统成为正式总统; 第二次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使他成为实际最高统治者(实权总统); 第三次是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使他成为终身总统。 互动新授 (一)帝制复辟 思考:“二十一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袁世凯为什么会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之机提出的,妄图灭亡中国。袁世凯之所以会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目的是换取日本的支持,以实现皇帝梦。 “二十一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1914年8月对德官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半岛,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此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历时五个月交涉,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无理要求,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这些条款称中日“二十一条”。 互动新授 (一)帝制复辟 分析“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这个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二十一条”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 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中国与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中,与日本的矛盾日渐加剧; 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 袁世凯祭天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互动新授 (一)帝制复辟 互动新授 (二)护国战争 阅读教材,分析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 原因: 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经过: 结果: ①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②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③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 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互动新授 (二)护国战争 拓展:合作探究 1.袁世凯能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原因是什么 2.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袁世凯能够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 (1)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是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4)北洋军队人心涣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的教训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逆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动,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互动新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