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选择性必修1·第3课课程标准: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懈努力的理想。【温故知新】中华民国时期包括哪些政府?各自存在的时间是? 1912.1.1 民国建立 1912.4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缔造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政权 南京 临时政府 1928.6 皇姑屯事件,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 北洋政府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1916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 1916-1920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 1920-1924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 1924-1928 1927.4 蒋介石建立 南京 国民政府 1949 国民党败退台湾 破坏共和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黄龙旗 五色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2年—1949年)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实践与破产) 五种颜色依次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着“五族共和” 一、理想“共和”,有名无实: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 全体职员合影 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誓词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简述中国近代的“共和制”是怎样建立的? ①背景: ②标志: ③政府概况: 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五色旗;阳历;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一)南京临时政府(1912.1-4)1、共和制的诞生: 思考:孙中山为何要让位给袁世凯?又为何急着颁布《临时约法》? 袁世凯具备孙中山缺少的财力、武力。在立宪派心中袁世凯是“统一”和“秩序”的象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指出《临时约法》为中国设计了怎样的“共和制”? 2、维护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全体国民 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统命令需要国务员副署才可生效。 ①主权归属: ②约法原则: ③政权结构: (1)制定:临时参议院 (2)颁布:孙中山 材料: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学生活动】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与局限。 ①“因人设法”; ②双行政中枢,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③总统府和国务院职权不明,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意义: 局限: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②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法制史上的里程碑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材料: 民国初年,这些政党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不会受到制度上的有效监督。每当召开国会期间,那些议员们前呼后拥地先住到甲党招待所,得到各种好处与红包,承诺投该党的票,然后再到乙党招待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