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导入新课 卢沟桥 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在卢沟桥爆发? 互动新授 (一)七七事变 战略位置重要。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外界的必经之地;也是日军南下、进一步侵华的必争之地。 互动新授 (一)七七事变 阅读教材,概述一下七七事变的发生。 经过:(1)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严词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2)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时间:1937年7月7日晚 地点:卢沟桥(北平南郊的宛平城外) 结果: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寸土都不许退,可采武力自卫及断然处置。国家存亡,在此一举。假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驻守北平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互动新授 (一)七七事变 日本人为什么会在北平驻军呢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实施“添油战术”,逐步增加在中国的驻军数量。1935年,进逼山海关,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日军开始向华北渗透,由于日本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签订的《何梅协定》中有赋予日本驻军平津的合法权力的款项,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本陆续运兵人关。所以北平有日本的驻军。 互动新授 (一)七七事变 这次国民党军队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 国民党军队奋起反击,由不抵抗转为坚决抵抗 卢沟桥的战斗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儿女,战士们甚至直接抢起了大刀,冲人敌群,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 互动新授 (一)七七事变 佟麟阁的话和金振中与全营官兵的口号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一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的战前动员讲话 材料二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出了“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的命令。第二十九军营长金振中进行了周密的布防,时时警惕日军的行动。面对强敌嚣张的侵略气焰,全营官兵同仇敌忾,他们在吃饭前、睡觉前都要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体现了他们把自己的生死荣辱同祖国的命运连在起的爱国主义精神 互动新授 (一)七七事变 拓展一: 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北京第三次被帝国主义国家占领。 第一次: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在近代,外国侵略者共三次侵占过北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 发生在哪些侵华战争中 第二次: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攻人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第三次: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攻占北京 互动新授 (一)七七事变 拓展二:比较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 地点 沈阳 北平 结果 东北三省沦陷 北平、天津沦陷 影响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国民党态度 为避免事态扩大,实行不抵抗政策 奋起反抗,抗击侵略 互动新授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阅读教材,分析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各派政治势力是如何行动的 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军。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面抗战、全民抗战!中国国民党也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动提出并积极实施与国民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