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3319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21张PPT,一个视频)

日期:2025-09-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25056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一框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认识与实践 思考一 根据上面两幅图片,谈一谈你对火星的感受。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1)含义 认识是 主体 对 客体 的 能动反映。 主体:人≠动物 人类特有 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性质:积极的 ≠被动的反映 思考:认识与意识有什么区别? 注意:意识和认识 (1)范畴不同:意识相对于物质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认识相对于实践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 (2)含义不同: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含主动形成和被动接受);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动形成)。 (3)联系:认识与意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有对错之分。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2)形式 很久以前,人类的目光就关注到火星这颗火红色的星球,发现它在天空中漫游时而明亮、时而昏暗偶尔还会逆行。因此,在中国古代称之为“荧惑”,被人类视为战星、凶星。尤其“荧惑守心”这一现象更是被人们视为不吉之兆,和丧、乱、贼、兵紧密相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探火也从未停止过,通过科学探测一步一步解惑“荧惑”。现代天文观测告诉我们,火星的橘红色不过是来源于其表面广泛分布的氧化铁;至于逆行的原因,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地球和火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和速度不同,每隔两年在地球上会看到逆行的视觉效果。因此,“荧惑”大凶天象之惑也就早已不惑。 思考二、 古今对比,人们对火星的认识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两各不同阶段的认识各有何特点?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2)形式 感性认识 内涵 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红色、硬的、苹果香 看到颜色、摸到形状、闻到味道、等(个别属性) 感觉: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觉)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对苹果整体认知 说起苹果,脑海中浮现 当苹果不在眼前时,根据记忆可以浮现它的样子(回忆 知觉: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脑中的综合反映(整合多种感觉形成完整形象) 表象: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留存(事物不在自己眼前时,能浮现它的样子,即回忆或想象再现)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2)形式 理性认识 内涵 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苹果是水果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 苹果是植物,不是动物,形状近乎圆形,不是三角形、方形,颜色常见为红黄绿,不是黑蓝紫… 苹果中含有多种元素以及大量维生素C,可以推理出食用苹果可以保护人体的心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2)形式 用语言概括出苹果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 判明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从已有的判断合乎规律地推出新的判断 例:苹果是水果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 例:苹果是植物,不是动物,形状近乎圆形,不是三角形、方形,颜色常见为红黄绿,不是黑蓝紫… 例:苹果中含有多种元素以及大量维生素C,可以推理出食用苹果可以保护人体的心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 概念: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判断: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从已有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2)形式 判断三、 就像苹果和梨子都属于水果下面的两类一样,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属于两类完全不同的认识。 感性认识是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高级阶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