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思想政治 内容索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议题探究 学业质量要求 1.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继承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当采取何种态度为议题,开展讨论。 4.组织一次小型学术交流活动,就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费孝通、钱钟书等如何成长为名家,谈谈自己的 认识。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课堂篇 议题探究 探究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都走不通。 提示 (1)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2)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探究二 (1)马丁·路德·金为追求平等人权被刺杀说明了什么 (2)查阅相关资料,说明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在今天是否真正得到了实现。 提示 (1)现在的一切都是通过黑人们的努力而争取来的,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平等,马丁·路德·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的主要中心思想是关于黑人民族平等及对种族平等的思考。他希望美国人能放下种族、肤色的歧视,放下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排斥,放下成见(主要是黑人与白人之间),团结互助,和谐大同。 (2)马丁·路德·金当年演讲中所说的“我有一个梦想”,其实是勾勒出了一个“理想国”的画面,是一个人人都应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今天人们在纪念马丁·路德·金的同时,关注的不应该只有狭义的种族平等,还应包括性别、社会阶层等各方面的平等,这些在今天都没有实现,仍然需要人们去努力争取。 探究三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坚持“双百”方针是高度统一的。 提示 “双百”方针是促进我国艺术发展、科学进步、文化繁荣的一项基本方针。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双百”方针,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把坚持“双百”方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科学文化事业的持续繁荣,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探究四 结合以上论述,谈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