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同步导学案 课程标准 了解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政治主张的根本分歧;掌握重庆谈判的背景、过程及《双十协定》的实质;分析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必然性及其历史影响。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等史事。 教学目标 ①历史解释:通过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了解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战等基本史实。 ②史料实证:根据内战爆发时国共关系、力量对比等相关史实,认识敌强我弱的战争初期形势,分析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唯物史观:通过对比学习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和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史实,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④家国情怀: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 教学重难点 重庆谈判的过程与实质;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标志事件。内战初期的战局;多维度分析内战爆发的历史必然性;辩证评价《双十协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考点梳理 一、重庆谈判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持一党专政,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2.时间、地点:1945年8—10月,重庆。 3.双方目的: (1)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4.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5.影响: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战略战术: (1)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2)作战方针:积极防御。 (3)主要作战方式:运动战。 (4)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2.战果: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2)陕北: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3)山东: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军精锐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同步专训 1. 下图所示内容可用来理解( )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的战果 B.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重要结果 C.战略决战的主要背景和时机 D.三大战役后国共力量的对比 2. 下表为解放战争初期中共领导的人民力量在东北地区的发展概况(截止1947年4月)。表中数据表明( ) 类别 控制面积 县级政权 控制区域总人口 人民军队 数量 90万平方千米 242个 1800万 46万 比例或发展 约70% 约75% 约46% 初期外地派人11万 A.中共已经建立了稳固的东北根据地 B.中共在东北地区的力量优于国民党 C.东北地区的人民已经获得基本解放 D.中共已控制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城市 3.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随后,政治协商会议又在重庆举行。这两件大事的共同点是( ) A.为中国带来真正和平 B.为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C.决定整编共产党军队 D.国共达成“双十协定” 4. 漫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对右图的寓意解读准确的是( ) A.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真实意图 B.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 C.使中国实现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D.国共双方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达成共识 5. 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示意图。这一阶段( ) 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 B.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 C.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D.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6. “有的同志害怕撤出延安后敌人破坏。延安不就是几座山头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