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河南中考·临考压轴·最后三套 历史(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从以下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居民的生活状况是( ) A. 普遍种植粟米 B. 人们制作青铜器工艺高超 C. 过着定居生活 D.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 2. 识读下图,通过对两件青铜器的解读可知( ) 利簋腹内底铸铭文中有“珷(武)征商”,印证了武王伐纣的真实性 壶身刻有习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等场景 A. 商周青铜器种类丰富 B. 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C. 青铜器反映社会等级 D. 从甲骨文到金文演进历程 3.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作者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 推行郡县制 B. 统一文字 C. 任用奸臣 D. 施行暴政 4. 汉时长篇著作增多,但“缣(jiān,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社会上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廉价易得、轻便实用的替代品,造纸术便在长期实践中产生了。这表明造纸术的发明( ) A.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B. 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C.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D. 源于实践经验积累 5. 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如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太极殿的设置等。据此可知,北魏( ) A. 开始确立坊市制度 B. 建筑艺术高超 C. 游牧习俗广泛传播 D. 认同中原文化 6. 唐太宗登基之初,有人建议对以前的旧部都授予官职。唐太宗十分反对地说:“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唯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 ”这体现了唐太宗( ) A. 重视人才 B. 以民为本 C. 善于纳谏 D. 居安思危 7. 明朝时期,宋应星在担任江西分宜县学教谕期间,用了四年时间整理自己多年来的见闻和记录,撰写了《天工开物》。他为编写《天工开物》,走遍大江南北,深入田间耕作、工坊操作、工艺制作的第一现场进行详细调查、取证,搜集第一手资料。这强调了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注重( ) A. 实地调查 B. 创新传承 C. 综合实用 D. 详细解说 8. 1842—1846年,英国大量向中国倾销洋布,洋布凭借价格低廉、质地均匀迅速占领市场,致使传统棉纺织业中心松江、太仓一带,布市“行销四方”变“消减大半”,众多纺织从业者破产。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B. 近代工业蓬勃发展 C. 民族资本快速积累 D. 对外贸易占据优势 9. 1841年,广州三元里乡民自发组织抗英斗争;1856—1860年,广州等地民众纷纷自发组织团练抵抗侵略军,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1895年,台湾军民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自发组织抗日武装,对日军侵略行为进行顽强抵抗。这些抗争都( ) A. 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B. 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C. 彰显了朴素的民族情怀 D. 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10. 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当清朝的统治被推翻,许多人便以为革命已成功,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这里评论的“运动”是 (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1. 1940年,法西斯势力在欧洲肆虐,德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而在东方战场上,法西斯势力则受到严重打击,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 A. 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B. 改编了八路军和新四军 C. 开展了百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