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导入新课 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已有哪些阶级进行过探索和抗争,结果怎么样呢 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等。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 近代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下,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互动新授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阅读教材。思考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1)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2)宣传过程: 李大钊 ①五四运动之前: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②五四运动之后: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该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③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全国名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互动新授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胜利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出现了什么新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 新的特点: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 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互动新授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材料研读: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说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互动新授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随后在北京、长沙、武汉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互动新授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结合所学,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1)国际条件: (2)国内条件: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②阶级基础:工人队伍的发展壮大 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 互动新授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提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一大召开的的相关史实。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 (后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嘉兴南湖游船 中共一大会址 互动新授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内容: ①党的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5)历史意义: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互动新授 【拓展】小组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