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导入新课 每一年的9月18日,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天拉响了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你知道“九一八事变”是什么吗? 互动新授 (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 (1)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回顾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举动。 (2)1900年至1901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04年,为争夺中国东北,日、俄两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战争,日本获胜后控制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在此驻扎军队; (4)1919年,日本在旅顺组建关东军司令部,作为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互动新授 (一)九一八事变 根据材料,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的背景。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满蒙并非中国的领土。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提出的《田中奏折》 (1)历史原因:日本很早就作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大陆政策); (2)经济原因:田中义一提出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理论; 互动新授 (一)九一八事变 根据材料,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的背景。 材料三: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之举以可乘之机。 (3)现实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 (4)国际因素: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5)有利时机: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互动新授 (一)九一八事变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1)爆发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段 (3)借口:柳条湖事件 (4)过程: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突袭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三省 (5)结果:东北三省沦陷。 互动新授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3)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互动新授 (一)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以后,全国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国民党政府的态度怎样呢 张学良执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当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三省日军共3万人,而驻扎在东三省的东北军有20万人。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东北三省沦陷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因为其所代表和维护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始终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2)惧怕日本,认为中国武器装备不如日本,若抵抗必亡国。 (3)蒋介石集团的官僚资本主义势力主要集中于华北、华中和江浙地区,利益受损不大,认为让出东北三省可暂时换得苟安。 (4)幻想国际联盟能主持公道;受英美对日政策的影响。 互动新授 (一)九一八事变 互动新授 (一)九一八事变 2.“伪满洲国”的成立 阅读教材,了解伪满洲国的建立情况。 1932年,日本在长春炮制出一个伪国家,叫作“伪满洲国”。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