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学类文本阅读 1.(2025 宝鸡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那一地麦子 野水 那一地的麦子,静静地躺在麦场里。这些麦子,是我和父亲从山梁上的坡地里,一捆一捆背回来的。我的肩膀上,还留着麻绳勒下的深深的印痕。 那天,父亲早早地就去赶山外镇子上的四月八农忙会,买了两条新麻绳和一片荷叶包裹的甑糕。麻绳是背麦子的工具。山里的路,都是羊肠小道,只能人背。 傍晚,一家人一边喝着大颗的玉米糁子熬的稀汤,一边听父亲安排收麦的事情。每年的这个时节,他都要不厌其烦地说。神情庄严肃穆,话也比平时稠了许多。因为兴奋,他的额头,在屋檐下昏黄的亮光处,显得更加黑红。他说,下午去杏树沟看了,那片阳坡的地,麦子已经能割了,看样子,比往年能多背两三捆哩。 父亲喝完汤,起身点亮马灯,坐在院里,开始细致地磨镰刀的刃子。马灯昏黄的光,映在他头顶的柿子树叶上,又折射到越来越亮的镰刃上。那些镰刃,也是使用了多年的,有几个的中心部分,已经回进去一条月牙形的弧线,但却没有一个生锈,它们都被父亲用一张牛皮纸紧紧地裹着,放在半墙上空的窑窝里。这些镰刃如勇士,个个摩拳擦掌,即将驰骋麦田。 柿子树的叶子,在微凉的风中簌簌地响动,镰刃也在磨石上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磨石上面的水,渐渐由清变黑。一把水浇上去,镰刃露出更加铮亮的刀锋。父亲用他的大拇指在镰刃上试了试,锐利得很。 那些镰刀的把儿,放在屋檐下的木棚里,有六七把之多。父亲一把一把地检查。他挑出有一点点松动的把儿,拔出中间的细秆,把那片荷叶包裹的甑糕打开,用筷子一块一块挑出,嵌进手把的洞里,又将细长的秆儿插进去,夯实,旋紧,在捶布石上蹾了又蹾,确认结实了,然后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捶布石上,等待阴干。那片荷叶裹着的甑糕,全部被嵌进了镰刀把里。 两条新的麻绳,已经在水中泡过,柔韧,结实,挂在屋墙的钉子上,它们默默地等待着明天的“伟大使命”。那些散落在梁峁沟畔的一片片麦子,是他的另外的儿子,我的兄弟。明天一早,他们将回归家园,与我团聚。 我尽量地伸长舌头,在荷叶表面细致地抹擦,待彻底舔干净了荷叶,又用舌头把嘴角的几个米粒卷进嘴里,回味着淡淡的清香,带着些许的遗憾和不足,回屋睡觉了。 约莫用了一个钟头的功夫,我和父亲,才到了杏树沟的那片麦地。天已经大亮,只是阳光还没有照到这一片坡地。 父亲一边割,一边叹息因为路远,来的少,荒芜了这片麦田,让村人耻笑。他的一声长叹,如见到因为分别太久,没有给予更多疼爱的孩子,惋惜而怜悯。说明年要挑几担粪水沤在地头,好好上些肥料。说实话,这片料姜石底子的土地,是长不上来好麦子的。连畔的其他人的地,还不如我家的麦子长势好。我说,这么远的地,又很薄,不值得种。在外面随便干个事情,也能挣钱买到比这片地打得多得多的麦子。 父亲始终不吭气。他已经割完了能割的,熟焦了的麦子,又将麻绳对折分开,铺在一个略斜的小坡上,把那些低矮的麦子,头对头掺在一起,整齐地摆放在麻绳上,也嘱咐我那样做,说不掉落成熟的麦粒。 我不再说什么。我知道,他很固执,我已经不想再和他理论那些了。就快速地抱起一沓一沓的麦子,放在绳子上,压实了,勒紧,将两个绳头剩余的部分塞进麦捆子里,把镰刀也扎进麦捆上面。父亲让我坐在地上,将两个肩膀活动着嵌进绳子,他就在后面扶起麦捆,我两手拄在地上,向前一爬,就起身了。 我要给他扶麦捆,父亲说不用了,我背着麦子,不好扶,他自己能起来,让我先走。 快要走下一个斜坡的拐角,我回过头去,看到他已经坐在地上了,他起身的过程很是费劲。明显不如前多年,显得笨拙而缓慢。也看不见他的头,只是一捆麦子,一摇一摆地移动过来。 我将麦捆靠在山路边一块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