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1.5透镜和视觉》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B.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C.蜡烛在a 点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D.运用蜡烛在b 点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近视眼镜 2.同学们用盛水的气球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 甲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他们将水球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小的亮点,估测亮点到水球侧端的距离d。正常水球做实验时,d约为 8cm;把水球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 为13cm;把水球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 d 为5cm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睛,实验可得远视眼睛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睛,实验可得近视眼睛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睛,实验可得远视眼睛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睛,实验可得近视眼睛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3.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所示),那么拍摄的相片 ( ) A.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B.其下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C.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 D.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 4.王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由此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配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5.在下列结构中,形成物像和视觉的分别是( ) A.角膜和晶状体 B.晶状体和视网膜 C.晶状体和大脑 D.视网膜和大脑 6.如图是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在传感器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花朵 B.相机镜头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为了拍摄整株花朵,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 7.如图所示为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焦距为f 的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小于f B.地面上的广告图标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该广告灯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为了能从不同角度看见广告图标,应投影在光滑的地面 8.根据表格数据可推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 ) 次序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 1 24 cm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cm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4 cm 正立、放大的虚像 A.4 cm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