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艾芙·居里 美丽的颜色 10 居里夫人是一位影响世界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和丈夫本可以凭借自己的科研成果致富,但他们却放弃申请专利,毫无保留地将科研成果公之于众,造福全人类。今天,我们通过《美丽的颜色》这篇传记来走近这位伟大的女性。 走近作者 简介作者 艾芙·居里( ve Denise Curie Labouisse,1904年12月6日-2007年10月22日),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与玛丽亚·居里(Marie Curie)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走近主人公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居里。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因研究放射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发现钋和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也是第一位连获两个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在科学史上独一无二 1934年,居里夫人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背景链接 观图片,知背景。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左明彻译。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190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工作精神和处世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外,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了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方式。 本书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 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这本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同时也介绍了比埃尔 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许多居里夫妇的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等,是一本优秀的人物传记。 1、定义: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 2、特点: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 传记 字音字形。 简陋(lò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咽喉(yān) 踱步(duó) dù( ) 度过 duó( ) 忖度 yān( ) 咽喉 yàn( ) 吞咽 度 咽 自由默读课文,然后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6):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工作的艰苦。 第二部分(7-19):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的艰难与漫长。 第三部分(20-26):居里夫妇终于发现“美丽的颜色”———成功提取镭。 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指出居里夫人两个重要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布景”。 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看:“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结构上看:总起全文。指出居里夫人两个重要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布景”。 环境恶劣 工作强度大 技术落后,工作难度大 冬天夏天,室内室外。 “他们炼制……露天地里进行……不至于因窒息” “有时候我整天……东西” “最困难的……分离出来” 设备简陋 居里夫人发现镭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艰苦”表现在哪些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