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5334

12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课件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24478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欣赏短文的语言风格;2.研读课文,品味文章丰富的美点; 3.深入体会作者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品味文章丰富的美点;教学难点:深入体会作者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作者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喜道术。20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37岁辞官,隐居于茅山,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 粱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友,登上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美学价值的精品,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答 谢中书 书 应答,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友,曾任中书舍人 书信 题解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文体,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特征:与韵文相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有时也写景寄情。 解读文题第2个“书” 陶弘景( ) 猿(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与其奇者( ) 遂( ) 未寝( ) 相与( ) 藻荇( ) 竹柏( ) tuí yuè yù qǐn yǔ suì zǎo xìnɡ bǎi hónɡ yuán 扫清字词障碍。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准语气。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五色交辉: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俱:全、都。 歇:消散。 欲:将要、快要。 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竞:争相、争着。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课文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春。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古今异义。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 理解重点词句。 (2)一词多义。 欲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3)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 (4)文言句式。 实是欲界之仙都(省略句,省略主语“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①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写景和议论; ②内容上: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①视觉--晓雾将歇,夕日欲颓;听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②“乱”,纷乱,形象写出了两岸猿鸟纷乱鸣叫的热闹场景;“竞”,争着,争相,生动地刻画出沉鳞竞相跃出水面的情态和活跃场景。 ③拟人,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充满生机活力。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 仰观 平视 远眺 静景 动景 听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