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5381

6 散步 课件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157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散步,课件
  • cover
(课件网) 6 散 步 朗读课文,力求读出文章的情味。 课文说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内容好像比较浅,但仔细品味,会感觉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家人的心灵,承托起一个温暖的家。你的身边一定也不乏这样的温馨场景,回忆一下,感受其中的温情。 课前预习 品味“大词小用”“对称句”“回环句”的妙处,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难点) 多角度理解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难点) 了解作者及文章相关背景,积累“分歧、各得其所”等重点词语。 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重点) 学习目标 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 》《散步》《花样年月》,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系列小说《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作者简介 要求: 采用圈点法标出生字词。 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几方面。 朗读课文 信服 嫩芽 分歧 取决 拆散 委屈 粼粼 一霎时 qí xìn nèn shà chāi wěi lín jué 字音识记 【熬】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是使儿 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粼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词语积累 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整体感知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初春 田野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我们”一家人向前走去,其乐融融。 作者一家人这次散步与我们平常的散步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再读课文,从散步的过程体现人物关系的角度(母子、父子、夫妻、祖孙),分组谈论阅读中的发现。 品读明情 从文中的“散步”一事,我读出了家人之间的关爱、尊重,读出了祖孙之间的和谐、谦让,读出了儿子对母亲的孝顺。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讨论:你从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了母子情深? ①第2段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充分展示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跃然纸上。②第2段最后一句回环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把母子关系倒溯到几十年前,幼童的柔弱乖顺、老人的孤弱依赖、生命的轮回之感尽在其中。 品味语言 请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言并说明理由(提示:可以从修辞、环境描写、句式对称美和字词句的锤炼等方面) 说话的格式:我最喜欢第x段的……因为…… (1)写景的句子 A.第四自然段:“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这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B.第七自然段:“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传情的句子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