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上期八年级期末学情分析题 地理(参考卷)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学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学校和编号。答题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各学科的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的答案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各学科的非选择题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答题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有一段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 ) A. 地势差异大 B. 纬度差异大 C. 降水差异大 D. 海陆分布差异大 2. 解说词中“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涉及到的地理事物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 ) A. 黄海 台湾海峡 渤海 海南岛 B. 渤海 黄海 海南岛 台湾岛 C. 渤海 黄海 东海 曾母暗沙 D. 黄海 南海 海台湾岛 琼州海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祖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3.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民族、经济描述正确的是( ) A.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 B. ①省级行政区的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C. ②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 D.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东南部地区 4.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山脉以西的四川盆地以紫色土为主 B. 乙河流中下游冬季无结冰期 C. 丙山脉是第一级、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丁山脉是中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据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死亡率为7.87‰。下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B. 2023年人口数量比2022年大幅增加 C. 2017~2023年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D. 2017~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6. 针对我国人口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严格禁止人口流动 ②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重工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三亚市。结合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7. “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该阶梯地形以平原、( )为主。 A. 黄土高原;高原 B. 东南丘陵;丘陵 C. 长江中下游平原;山地 D. 四川盆地;盆地 8. 入冬时间,拉萨早于武汉,主要影响因素是( );北京早于武汉,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D. 地形因素、纬度因素 9. “越冬专列”途经的铁路干线有( ) A. 京沪线 B. 京哈线 C. 兰新线 D. 京包线 10. 读我国的四个省级行政区图,下列关于各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省级行政区1月均温在0℃以上 B ②省级行政区位于非季风区 C. ③省级行政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 D. ④省级行政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 “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202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