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梅岭三章 ———陈毅 “章”字,原意是乐曲告一段落。三章,就是三首,并且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 学习目标 1.能够感受诗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 3.能够体会并学习勇往直前、坚定信念等革命精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绝命诗”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将军也写过一组绝命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梅岭三章》。 【陈毅】(1901—1972) 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有“一 代儒将”“元帅诗人”的美誉。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走进作者 题目解读 《梅岭三章》 “章”,原意是乐曲告一段落。三章就是三首。《梅岭三章》是由三首现代绝句组合而成,与旧体诗结构是相同的,讲求平仄和押韵。但赋予旧诗新鲜的含义,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用旧体诗描写革命情怀的成功典范。 字音字形 自由朗读诗歌,勾画生字词 旌旗( ) 阎罗( ) 烽烟( ) 血雨腥风( ) 取义成仁( ) 捷报( ) 应有涯( ) 当纸钱( ) 丛莽( ) 为( )家 即 ( ) jīng yán fēng jié xīng yá rén mǎng jí wéi dàng 初步感知 自主放声诵读诗歌,理解三首诗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小序介绍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及缘由,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译:今天我将上断头台,心里想些什么呢?回想起开创革命大业的艰难历程,我们经历了多少次战斗啊。这次(如果我死了),我(就)去阴间搜集我旧日的部队,十万人挥舞着红旗斩杀那阴间的阎罗。 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旗帜的总称。这里指军士。 第一章:(写自己)回首征程,表现了诗人对革命事业至死不渝的坚贞气节。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译:我国南方点燃革命的战火已经十年了,我们必须有为革命献身的信念。后死的同志要努力作战,以胜利的消息当作告慰死者的纸钱。 第二章:(给同志)勉励战友,着重写对后死诸君的期待,勉励生者为人民解放的未竟事业继续奋斗下去。 原指古代边境用来报警的烟火。这里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指战争。 城门 这里指各位同志。诸,许多。君,对人的尊称。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译:投身革命就要以革命为家,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不久定会结束的。今天我为真理、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不久的明天定会迎来革命的成功、人民的解放。 第三章:(望未来)展望未来,正面抒发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和甘愿为之献身的人生理想。 这里喻指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屠杀和镇压。 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 把“旌旗十万斩阎罗”改为“大军十万打阎罗”好不好? 不好。“旌旗”借指军士,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形象地表现出军队盛大的气势;“斩”字,力度强,速度快,写毙敌干脆利落,表现出巨大的威力,笔力千钧,充分展现了作者死后也要奋勇杀敌的决心。“大军”,只有数量而无气势;“打”,只是一般的动作,太平淡。 “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把“飞”字改为“飘”字好不好? 不好。“飞”表现捷报的多且快,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胜利到来之日的景象。“飘”则过于舒缓,没有这种效果。 第二首的四句诗中,“正”“须”“多”三个字起了什么作用?结合这三个字理解各句的深刻含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