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2 声音的特性 第二章 声现象 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蚊子和蝴蝶在飞行时翅膀都在振动,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研究声音的特性 音调 物理学中,我们把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Hz)的大小(高低)叫做音调; 生活中的直接体验则是人们觉得的刺耳程度。 活动1:依次请三位同学上台演示下列实验。 1、在水杯里倒入少量水,用铅笔敲击水杯的侧壁,依次加大水杯中的水量,继续进行实验; 2、在水杯里倒入少量水,向水杯中吹气,依次加大水杯中的水量,继续进行实验; 3、把一根塑料尺按在桌面上,露出桌面一定的距离,用力拨动塑料尺,缩短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再以大致相同的力拨动塑料尺。 音调 实验1的现象:水量越大,水杯和水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沉,即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实验2的现象:水量越大,声音越尖锐,空气柱振动的越快,即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实验3的现象:露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尺振动的越快,声音越尖锐,即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问题:请同学们简述上述实验的现象,并说说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活动:在前面的活动中我们知道音调与频率有关,那么我们如何更直观的反映音调的高低?阅读课本P38页的演示实验并观察下面视频中的波形图。 问题:通过视频中的波形图的变化,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高音调的波形更密集一些,声音的频率较高; 低音调的波形比较稀疏,声音的频率较低。 示波器用示波器观察声音的波形 通过屏幕上的波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音调的波形更密集一些,声音的频率较高;低音调的波形比较稀疏,声音的频率较低。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次声波———低于20Hz人的听觉下限的声音。 为什么在地震来临之前,人们感觉不到,但一些动物却出现异常的情形? 听觉范围:因为动物和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20Hz 20000Hz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超 声 次 声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的不同,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或低频声波反应灵敏。 有时在你认为很安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猫或者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觉。 响度 尺子音调不变,发出的声音是完全相同的吗 怎么让尺子发出的声音更大? 不相同 露出长度相同时用更大的力弹尺子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例如,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大。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生活体验便是觉得“震、响亮”)。 响度与什么有关? 决定响度的因素 活动:教师演示课本P34面“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次数 乒乓球弹开幅度 音叉振动的幅度 响度 1 2 小 小 小 大 大 大 问题1:根据实验表格,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问题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是利用了什么实验方法? 实验中,音叉的振幅不容易观察,通过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这是利用了转换法。 问题3:音调高的物体响度一定大吗?响度大的物体音调一定高吗?请举例说明。 音调高的物体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物体音调不一定高。 比如:男低音歌唱家正在放生歌唱,女高音歌唱家正在轻声伴唱,男低音或女高音指的是音调,放生(轻声)指的是响度。 问题4:人听到声音的是否响亮,除了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还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