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二章 认识细胞 学习目标 1.认识单目显微镜的构造。 2.掌握单目显微镜的使用。 3.学习显微镜成像的特点。 “小室”“细胞”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数码液晶显微镜 显微镜的类型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镜 转换器 载物台 镜臂 镜座 反光镜 遮光器 镜柱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构造 ① ② ⑦ ⑥ ⑤ ⑩ ⑨ ⑧ ④ ③ 镜臂 载物台 镜柱 目镜 镜筒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压片夹 遮光器 反光镜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WF25x 特点与区别: 作用:放大物象 1.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2.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短 3.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长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低倍镜 高倍镜 5.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即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故使用过程中:先低倍后高倍 光学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三镜) 100× 160×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 特点: 反光镜有两面,平面与凹面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反光镜 作用: 反射光线 光学部分--反光镜 遮光器 作用: 调节光线 调节部分--遮光器 光圈 特点: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 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外界光线 反光镜 遮光器上的光圈 强 弱 平面镜 小光圈 凹面镜 大光圈 调节部分--遮光器、转换器、粗焦螺旋、细准焦螺旋(两器两螺旋) 转换器 遮光器 转换器 作用:转换物镜。 粗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作用:调节焦距, 升降镜筒的范围大———找物像。 细准焦螺旋 作用:调节焦距, 升降镜筒的范围小———使物像更清晰。 细准焦螺旋 探 显微镜的操作 单目显微镜 对光调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下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 2、调节遮光器,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向目镜内看,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 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创 放置玻片标本 3、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标本,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4、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防止物镜镜头与玻片接触。 调焦观察 5、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另一只眼要睁开,便于画图),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6、如果需要用更高倍数的物镜观察,应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 央,再转动转换器转换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后观察(转换物镜后,切忌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如果需要,可以调节视野亮度。 探 学习新知(如何确定显微镜的污点) 可能会出现的地方有: (1)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 (3)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如何判断显微镜的污点: 目镜 物镜 载玻片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1)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2)与玻片的图像相比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3)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例如:“b”在显微镜下为“q”,即将纸旋转180°所看到的图像。 (1)按操作步骤操作,低倍镜下仍看不到物像,可能的原因是? (2)如果视野中有污点,如何确定是在目镜上还是在玻片上?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过快,错过可以看清物像的那一个点。 ②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③标本没有在视野内。 ④光线太强,透明的标本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把光线调暗一些。 转动一下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移动了,则污点在目镜上,反之在玻片上。目镜和物镜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思考并回答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练习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