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5543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17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791619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课标要求: 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侵略史事,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爱国情感。 了解《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英国的工业品并未打开中国市场,中国丝、茶和其他土产的出口量却逐年增加。列强要求中国增开商埠,开放长江和内地贸易。英国驻华外交官甚至提出,要制造那些足以改变现状的“纠纷”,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课本p10导言 儿子:爹爹,街上买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是否达到目的?原因是什么?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根因) ②输华产品不合中国人生活习惯 ③鸦片输入和白银外流削弱了中国人的购买力 你认为英国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无理的修约主张,被清政府拒绝。 必须再教训一次中国人!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 相关史事 “马神甫”名马赖, 法国天主教神父。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传教,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 相关史事 想一想: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制造了哪些“纠纷”? (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①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导火索(直接原因):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清政府拒绝“修约”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仍在中国市场滞销 西方列强认为: “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他们享受的权益太少” “修约” ×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借口(直接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根因) ②输华产品不合中国人生活习惯 ③鸦片输入和白银外流削弱了中国人的购买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 归纳小结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① 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 ②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并对广州实施军事管制 ③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美、俄借口调停跟随北上。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战争经过 《天津条约》内容 签订国家:清(咸丰帝)与俄、美、英、法四国 内容 危害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驻使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内陆口岸自由航行 通商 航运 ④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 赔款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便于列强操控清政府,干涉中国内政 破坏了中国的内河航运权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宁波 广州 福州 上海 厦门 签订时间:1858年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签订国家:英、法、美 签订内容:以“洋药”进口的名义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第二阶段:1859-1860年 ①1859年6月,英法公使进京换约,借机炮轰大沽炮台,再次挑起战事。 ②1860年8月,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③咸丰帝让奕 留守北京议和, 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战争经过 咸丰帝让他的 弟弟奕 担任 议和大臣,留守 北京,自己逃往 承德避暑山庄。 ⑤英法联军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