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对于中国在战场上的失败你有何感想? 导入 洋务运动是指指清朝统治集团内部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 时间 主张 目的 领导者 口号 什么是洋务运动? 洋务派: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开明官员。(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的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初的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内: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外:列强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1860) 内忧 外患 1861年俄国开始农奴制改革 1865年美国实现南北统一 1868年日本开启明治维新 同期的世界,各国纷纷图强求变 洋务运动的背景: 2.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洋务运动掀起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太平军、捻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势力)。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奏稿》,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曾国藩全集·奏稿》(二),中国华侨-出卷网-2003年版,第588页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 李鸿章《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合作探究 洋务运动的时间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第二阶段:后期,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19世纪60s~90s 60年代 70年代 90年代 前期 后期 “自强” 军事工业 “求富” 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口号: “自强”“求富”。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中央:恭亲王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两江总督曾国藩 闽浙总督左宗棠 直隶总督李鸿章 湖广总督张之洞 恭亲王奕?(xin) 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中 央 地 方 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晚清 “中兴四臣” 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模型 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末第一个 官办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厂 1862年8月,安庆内军械所的科学家徐寿和华蘅芳合作,手工制成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这台蒸汽机与当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往复式蒸汽机类似,“以火蒸水”,运转自如。后来,他们又制成以螺旋桨推进的汽轮“黄鹄号”。这些情况说明,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发展近代工业的条件。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前 洋务运动后 兵器 传统武器 制造方式 手工制造 近代武器 机器制造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大炮的厂房 鸦片战争时期 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洋务运动的内容: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造船 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 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民用工业 主办人 行业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李鸿章 航运 能源 重工业 性质: 口号: 第二阶段 时间: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 官督商办 开平 上海 武昌 汉阳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湖北织布局 轻工业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