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三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1课时 溶解的过程 1.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泥土 B.蜡烛 C.蔗糖 D.汽油 2.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②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水组成的 ③溶液不一定是无色液体 ④溶液里各部分性质是相同的 ⑤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溶剂的质量 ⑥溶液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⑦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溶剂的体积 ⑧冰块投入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⑨溶液是混合物 A.②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⑦⑨ D.①③④⑤⑨ 3.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氯化钠晶体易溶于水,说明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易于扩散,所以氯化钠即使在空气中也会因扩散而逐渐挥发 C.在溶解时,溶质微粒的运动比溶剂微粒快 D.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 4.可乐是我们经常饮用的一种饮料,如图是一种瓶装可乐外观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1)该饮料里的溶剂是 。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可乐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 (填“是”或“否”),原因是 。 (3)该饮料 (填“是”或“不是”)混合物。 5.家庭用的碱面在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原因是 ( ) A.只发生了扩散过程 B.只发生了水合过程 C.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D.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6.小龙同学利用NaCl、NH4NO3、NaOH固体和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待向两试管中同时滴入等量水后,观察到U形管内的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升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X一定是NaOH B.Y一定是NH4NO3 C.X和Y都不可能是NaCl D.充分静置后,U形管内的液面会恢复至初始状态 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溶质的量较多的溶液 B.只要是饱和溶液就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 C.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2.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甲溶液经过了如图变化,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将丙溶液再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5 g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对20 ℃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进行的下列操作中,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已知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A.降低溶液的温度 B.温度不变,蒸发适量的水分 C.温度不变,加入适量的硝酸钾 D.加入一定量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B.某温度下,在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若温度不变,食盐不溶解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在同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硼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20 ℃时,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关于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资料: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硼酸5.0 g;4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硼酸8.7 g。 A.①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若②升温至40 ℃,溶质质量变大 C.若向③中加水,溶液质量变大 D.若④升温至40 ℃,得到不饱和溶液 6.某课外活动小组学习了溶液的知识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固体M不含结晶水),忽略实验过程中溶剂的蒸发,回答下列问题: (1)丁中溶液的质量为 g。 (2)如右图为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液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①溶液开始降温的时间是 s(填“t1”或“t2”)。 ②丙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