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化学试卷 本试卷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Cl-35.5 Mg-24 Al-27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 “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神舟十三号“出差三人组”进驻中国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29年前制定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进。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 A. 研制火箭的燃料 B. 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 C. 计算返回舱落点 D. 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化学和化工研究发展迅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化学家,他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中国化学家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 张青莲精确测定了锑、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闵恩泽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做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 C. 徐光宪为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和核燃料萃取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D.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并提取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 B.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 金刚石为硬度很大的固体,可用于切割玻璃 4.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取液 C.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D. 倾倒液体 5.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和化学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B. 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主要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导致 6. 模型的建构和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B. 氮元素的化合价 C. 原子结构模型 D. 化学反应类型关系模型 7. 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 B. ③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①和④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 ①和②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8. 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不完全正确的是 A.物质的分类 B.物质的变化 ①纯净物:铁、氧气、二氧化硫 ②氧化物:水、干冰、氯酸钾 ①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②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C.对物质鉴别的认识 D.对安全知识的认识 ①用品尝的方法鉴别厨房的氯化钠和蔗糖 ②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中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容器中 ②酒精灯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 A B. B C. C D. D 9. 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化学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CO2对空气的污染 10. 下列实验设计、现象或评价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B.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C.验证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实验装置 现象评价 换为燃着的木条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气球变大,说明MnO2的催化作用 a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b管气体能燃烧 40℃的烧杯中品红扩散更快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向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 D. 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关系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12. 用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