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5969

2.7 大自然中的发现 课件(8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4850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大自然,中的,发现,课件,8张,PPT
    (课件网) 大自然中的发现 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探访大自然》 形状?颜色? 这些是我们从校园里采集的物品,它们有哪些特征呢? 观察我们采集的物品,它们有哪些特征? 看?闻?摸?…… 初步观察 看一看: 闻一闻: 摸一摸: 粗糙 形状 气味 光滑 软硬 厚薄 颜色 花纹 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还能发现什么呢? 深入观察 怎样使用放大镜呢? 手握放大镜手柄 将镜片置于眼睛和物品之间 移动放大镜或物品,直到看到的物品大而清晰。 你能给这些物品分类吗? 比较分类 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呢? 颜色 形状 有无生命 说一说,你们的分类情况? 新的发现 针对分类情况,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相同的叶子,怎么有的红、有的绿? 蜗牛长大了, 壳也会长大吗? 你能把观察情况画下来吗? 制作观察小报 制作小报或卡片。 说一说,观察物品时,怎样才能发现更多的秘密呢? 评一评,本课学习我能得几颗星? 让科学流行起来 3 只只 0 0 0 0 0 6 银杏叶 名有-点城 tia 必 y 它还有点wan Wam的。 古叶.T竹叶.ǒng子 有毛 -mian mo9i来iěn >ddM后 qY来hěn vou ruano C成cDo湘科版 一年级上册 《探访大自然》单元 3.大自然中的发现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探访大自然 课题 3.大自然中的发现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5.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2年级①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比较在校园里观察到的事物。 探究实践 对校园考察采集的物品进行分类。 会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和记录。 态度责任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通过观察,对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交流事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并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记录。 教学 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放大镜,羽毛,松果,贴画图卡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一、问题情境(预设3分钟) 情境导入: 提问:这些是我们从校园里采集的物品,它们有哪些特征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用放大镜观察,找一找,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二、科学探究(预设30分钟) 1.观察采集的物品 提问:观察我们采集的物品,它们有哪些特征? 看一看: 闻一闻: 摸一摸: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 小结:我们发现这些物品在形状、颜色、气味、手感等方面各有不同。 2.用放大镜观察 提问1: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还能发现什么呢? 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手握放大镜手柄 将镜片置于眼睛和物品之间 移动放大镜或物品,直到看到的物品大而清晰。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2: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 小结:借助放大镜我们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3.将物品分类 提问1:我们通过观察,了解了这些物品的特征,你能给这些物品分类吗?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呢?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谈话:说一说,你们准备按什么标准分类。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 形状 颜色 有无生命 …… 小结:面对各种各样的物品,用分类的方法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些事物。 4.展示分类结果 提问1:说一说,你们的分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