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6016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507318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逯钦立先生在其校注的《陶渊明集》里称,陶渊明故居有三处,其一便是园田居,在庐山南麓,也就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主要居所。朱自清先生也说:“渊明始居柴桑,嗣三经移居,上京、南村、浔阳是也。”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 “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 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 【课文详解】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本诗的诗眼是? 土地、草屋 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 狗吠、鸡鸣 近 远 视觉 听觉 静 动 寓情于景 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思考 白描 优美宁静、恬淡自然、闲适自由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意境: 情感: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一般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白描 工笔 而工笔则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突出色彩变化和细节)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全文感知 归 紧扣诗眼,在原文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何感?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何感? 官场 尘网 樊笼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比喻 ①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②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找出其中的手法 (3)如何理解“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全文感知 在他辞去彭泽县令之前,他一直是一个在官场和田园间游走的举棋不定的人。 第一次: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29岁的陶渊明担任江州祭酒,因不满官场作风,数月即辞官。 第二次: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到五年(401),当时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看中了陶渊明的文才,召他为军府参军,掌管军中的文书簿籍,后因察觉桓玄篡位野心后托病归隐。 第三次:晋安帝元兴三年(404)三四月间,其时陶渊明服丧期满,于是被当时的镇军将军刘裕召为参军,东下京口(今江苏镇江)赴任,后因政治理念不合退出。 第四次: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三月,当时的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送给了他一个“参军”的虚衔,派他持表出使京城,任职不足一年即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