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6069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44788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久在樊笼里面, 复得反自然。 归 园 田 其一 居 目录 学习目标 壹 知人论世 贰 诗歌鉴赏 叁 明晰主旨 肆 课后巩固 伍 学习目标 一、了解陶渊明生平及创作风格,理解田园诗定义,掌握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传统。 二、积累重点词汇及句式,学习白描、炼字等写景手法。 三、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意境,分析意象组合(如“尘网”“樊笼”)与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四、感受诗人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领悟“守拙”“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五、理解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决绝态度,体会其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 知人论世 贰 知人论世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将军参军、建威将军参军等职,任彭泽县令八十余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直至生命结束。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卒于浔阳。 其主要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作品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写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初读文本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诗歌鉴赏 叁 诗歌鉴赏 从何而归? 尘网 樊笼 比喻 官场 污浊的、压抑的,以及束缚人性的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误”“久”两个字写出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误”“久”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既写出了对官场的厌恶,又写出了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情。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陶渊明既然不喜欢官场,为什么要多次做官,并做这么长时间? ①生活所迫 ②家学渊源(祖父、父亲、家叔都担任过官) ③受到儒家“救济天下”思想(41岁以前) 诗歌鉴赏 为何而归?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翻译:年少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天性原本热爱山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天性热爱山水、热爱自由,与官场行事作风之间存在矛盾。 诗歌鉴赏 为何而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被关在笼子的鸟;羁:约束 渊:深水、潭 翻译:被关在笼中的鸟依恋居住的树林,被困在小池子里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水。 比喻、对偶:诗人把自己比喻成一样失去自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