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6111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课件(共49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02095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三,必修,统编,语文,高中,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学写文学短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 1.了解文学短评的含义; 2.了解古典诗歌文学短评从抒情形象、言语形式、表现手法和诗歌感情等角度选择评论点的方法和从“小”处切入,善于聚焦的选点要求; 3.掌握文学短评叙议结合的写作方式。 学习目标 教材任务 《学写文学短评》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4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活动一:学习文学短评的理论知识 阅读教材第69-70页《学写文学短评》, 了解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想一想:文学短评与读后感有什么区别?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具体作品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短”是指它篇幅短小,“评”是指评论,文体属于议论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三,要求会写文学短评。 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 范例 探究:读后感与文学短评有何不同? 比较项目 读后感 文学短评 表达方式 写作角度 “我”与现实生活 范例 研习思考,识别特征 读后感与文学短评的不同: 比较项目 读后感 文学短评 表达方式 写作角度 “我”与现实生活 叙多议少,可抒情 叙议结合,以议为主,忌抒情 主观感受 客观评价 涉及 不涉及 写作前提 理解诗文的文体特点、内容主旨、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 写作流程 聚焦一个评论点(字词、手法、形象、思想情感、艺术特点等) 寻找若干相关例子(诗文中的相关例子,其他诗文中的相关 例子) 形成一个总论点(对例子分析概括,围绕评论点形成文章观点) 确立几个展开层(从几个角度并列展开,或几个层次递进展开) 写作思路 总分总结构,叙述结合,以议为主 选准角度。一般而言,针对具体作品的评论角度有: 答题角度 具体阐释 形象 一是通过这个人物揭示出怎样的社会现象,即形象的典型意义;二是评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艺术手法 其内容很多,如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意境的创设等。 评论的思路主要看它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等。 构思 ①写作思路如何,如由此及彼、由实到虚等。 ②线索是什么,有何效果。 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 ③选材特点,如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 ④行文布局,如欲扬先抑、曲折有致、伏笔铺垫等。 答题角度 具体阐释 语言 ①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 ②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 ③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答题角度 具体阐释 主题 一是主题思想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二是这个主题表现得怎么样,正不正确,深不深刻,给人的启示大不大。常用的观点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含蓄蕴藉、深化主题、以小见大等。 可以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也可以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作者的创作思想 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特别注意 上面每个角度都可以细分出许多小角度。评论时切不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