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阳二中教育集团2025年春期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人民日报》曾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够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 ) A. 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B.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D. 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2. 1950年12月,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范天恩在松骨峰阻击战后回忆:“战士们把枪架在战友遗体上继续射击,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三连最后只剩6个人,仍死守阵地。美军后来在战报中称这里是‘地狱火山口’。”这段战斗记录最能说明抗美援朝战争中( ) A. 中美两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B. 志愿军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 C. 现代化战争对传统战略战术的挑战 D. 艰辛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 3. 1950年,一位农民分到土地后激动地说:“过去这地是地主的,现在它终于属于我了!”与此相关的正确说法是( ) A. 该事件开始标志是《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B. 该事件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 该事件之后人们立刻吃上了公社的“大锅饭” D. 该事件使农民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 4. 1954年,东北《工人日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其中鞍钢工人王师傅感言:“我们车间正在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轧钢厂赶制设备……苏联专家指导我们安装新式机床……听说这个项目建成后,咱们国家就能自己造铁轨了!”材料最能体现一五计划(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 B. 只围绕东北地区展开生产 C. 成功的根本原因是苏联帮助 D. 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5. 1955年,北京老字号糕点铺“瑞芳斋”的张师傅收到一份通知:“根据国家政策,本店将纳入手工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社员需参加集体生产,接受技术培训。”这一政策证明了(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已经全面展开 B. 资本主义工商业正在进行改造 C. 生产资料将从私有转变公有 D. 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初步尝试 6.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期间,人民日报记者在会场采访了纺织工人代表王秀兰。她在发言中说:“我们小组讨论时最赞同少奇同志报告中说的‘现在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工业国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我们工人要努力生产,让国家早日实现工业化。”王秀兰代表的发言直接反映了中共八大( ) A. 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 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心声 D. 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方针 7. 1964年,某报刊登了一位劳动模范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的照片,配文是“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位模范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B. 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 C. 科教兴国的科学精神 D. 自力更生的封闭意识 8. 1978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社论,其中提到“从今以后……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材料中“这个中心”是指(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9. 下表为1983~2003年中国农民收入变化情况简表。据此可知( ) 年份 家庭经营收入 工资性收入 其他收入 数额(元) 比重(%) 数额(元) 比重(%) 数额(元) 比重(%) 1983 228 73.5 58 18.7 24 7.7 1988 403 73.9 118 21.7 24 7.7 1993 678 736 195 21.2 48 5.2 1998 1466 67.9 574 26.6 120 5.6 2003 1541 58.8 918 35 163 6.2 A. 农民收入来源趋向多元化 B. 城乡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C. 国家分配方式呈现新变化 D. 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0.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