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法、读图分析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目标: 1.在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分布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对比中国的降水量分布图,结合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分布图,归纳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通过阅读、分析相关地图,说明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体会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差异,了解长江、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6.了解河流水能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向,学会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分析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2.归纳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教学过程: 导入:三江并流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与大致平行的高黎贡山、怒山、云岭、雪山,共同形成举世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景观。澜沧江与金沙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为66千米,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千米。2003年,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请说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的地形特征。结合板块构造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会形成“三江并流”这一奇特的地理景观? (展示PPT课件) 一、外流区为主 (一)我国的主要河流 自主学习:读中国外流区与内流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黑龙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2.上述河流中,哪些位于外流区,哪些位于内流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黑龙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都注入了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都注入了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了北冰洋,以上河流的共同点是都最终流入了海洋,我们把这些河流叫作外流河,流经的地区我们称为外流区。塔里木河最终并没有注入海洋,我们把这些河流叫作内流河,流经的地区我们称为内流区。 出示中国的内流区与外流区分布图,讲述内流区和外流区的面积比重,径流量的差距,说明我国是以外流区为主的。 过渡:那么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呢?它们的分布又有什么特征呢? (二)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1.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山脉 活动:出示我国山脉分布图,对比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分布图,让同学们回答。 2.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与降水量的关系 对比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与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 3.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出示“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示意”图,对比“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图,总结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外流河分布在季风区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内流河分布在非季风区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三)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人们通常将河流流量、流速、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资源等,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1.夏季风与汛期 出示我国夏季风进退示意图,对比我国松花江、黄河、长江、西江逐月流量图,让学生分析我国夏季风的进退与河流水量、水位的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我国外流河的主要水源,随着夏季风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形成枯水期。 2.降水与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