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 到五代十国 隋 朝 兴 亡 盛 极 一 时 ,短 命 而 亡 壹 东汉 三国时期 (220-280) 魏 220 蜀 221 吴 222 西晋(266-316) 宋 北魏 梁 齐 陈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朝统一 北朝(439-581) 南朝(420-589)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晋 (317-420) 导 回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间线: 隋朝兴亡 第一课时 581年,隋文帝(杨坚)灭北周,改国号隋。 589年,隋炀帝(杨广)灭陈,统一全国。 学习聚焦: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 隋朝兴亡 第一课时 展 一、隋朝———盛极一时 (1)营建东都: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地理:洛阳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转运物资。 经济:关中物资不足以供应统一后隋中央政府的需要。 政治:既便于加强对关东和江南的控制,也为了摆脱关陇集团的束缚。 【思考】 隋朝盛极一时有何表现? 关陇集团是一个政治统治集团,最早源自宇文泰府兵制的八柱国,由北魏六镇武将、代北武川的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豪族组成。杨坚建隋、李渊建唐,都与关陇集团的支持密不可分。关陇集团是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统治地位,鼎盛期在北周、隋,到武则天时期基本结束。 隋朝兴亡 第一课时 展 一、隋朝———盛极一时 (2)广设仓库: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 目的:满足京城供给、军事供需、灾荒赈济。 【思考】 观察地图,隋朝粮仓的地理分布有何特点?分析如此设置的原因。 原因:①交通便利,便于运输调用。 ②长安洛阳是隋朝的政治中心,是粮仓的存在根本,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③关中平原及河洛平原,是当时国内重要的产粮基地。 【思考】 隋朝盛极一时有何表现? 分布特点:①靠近大运河;②靠近长安、洛阳等重要城市。 隋朝兴亡 第一课时 展 一、隋朝———盛极一时 【思考】 隋朝盛极一时有何表现? (3)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便利南粮北运。 大运河的特点:①利用天然河道和已有运河。 ②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五大水系。 【思考】看图指出隋大运河分哪四段?中心是哪?沟通了哪五大水系?开凿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以南供北,以北控南,有效管控关东和江南。 修建东都、大运河、设仓库 一、隋朝———盛极一时 隋朝兴亡 第一课时 评 江南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穷兵黩武,三征高丽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 百姓起义、贵族反叛 启示:以民为本,藏富于民 二、隋朝———短命而亡 隋朝兴亡 第一课时 评 【思考】 隋朝短命而亡的原因? 国富 民贫 隋朝兴亡 第一课时 评 三、隋朝———影响深远 (1)国家统一:结束了四百多年的分裂,重归统一,促进民族交流与交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思考】 隋朝的深远影响有何表现? (3)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2)三省六部制: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 (5)民族关系: ①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突厥、吐谷浑、党项等) ②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册封谯国夫人) ③在边疆推行郡县制,任用少数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因俗而治) ④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曾三次派人抵达流球 (4)开通大运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自是天下利于传输“。 评 隋朝兴亡 第一课时 问题探究1: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何启示? 秦朝 隋朝 相似处 结束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 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攻灭吐谷浑,将青藏高原纳入版图 专制主 ... ...